過去的一周,煤炭產業可謂風起云涌,從發改委致力于推進全國煤炭交易體系建設到各地政府加快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從表面上看整個煤炭行業一片繁花似錦,但是行業現狀真的如此么?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披露,當前中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經超過70%,一半以上企業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更有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煤炭產量14.96億噸,同比下降1.8%;庫存居高不下。到今年5月全社會庫存已經持續30個月在3億噸以上,再加上市場煤炭價格的持續走低,一個個慘淡的數據都在刺激著中國煤炭產業的神經。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煤企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第一,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情況極為嚴重,消費量大于產能的矛盾短期內難以消化。第二,市場煤炭價格持續走低,而相對企業的生產成本卻居高不下,而成本的壓力主要來源就是沉重的稅費負擔。
當然,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煤炭發展遇到了瓶頸,由中央領軍各地政府部門配合的多項措施接踵而至。
1.關停和整合各地煤礦,淘汰落后產能和調整產業結構。
2.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規范煤制油、 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通過高效清潔利用促進煤炭行業的產能升級。
3.大型煤炭主產地先后出臺規定,集中清理規范涉煤收費。通過加快中國煤炭資源稅改革步伐為煤企減負。
4.推動煤炭商業模式的創新,建設完整科學的交易體系,提供交易平臺,規范交易行為,降低交易成本。
不難看出,本次煤炭行業的整體行業升級調整力度大、精度高、速度快、范圍廣;筆者認為,不久的將來中國煤炭行業一定會迎來下個一春天,煤企不再入不敷出,煤炭資源的利用也將更加清潔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