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稱,國務院已于近日正式批復《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批復強調,《規劃》實施要以推進協同發展為主線,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著力打造綜合交通大通道;堅持綠色發展,著力建設珠江—西江生態廊道。
與此同時,批復還指出,堅持優化升級,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統籌協調,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堅持民生優先,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堅持開放引領,著力構筑開放合作新高地,努力把珠江—西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增長極,為區域協調發展和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示范。
“以珠江區域帶動西江區域發展,加快產業轉移和結構升級,構筑開放合作新高地,這體現了我國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著力打造區域發展新棋局,構建新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區域發展思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云中表示。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經濟帶將會帶動環境污染治理產業的發展,由于兩廣沿江上游、下游緊密聯系,與生態環保的關系密切,上游的保護對下游的影響至關重要,廣東省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尤其要注重關注上游經濟增長,通過合作帶動上游經濟與環境均衡發展。
今年以來,包括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以及珠江—西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建設的提出,均已經體現出我國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上升為國家級戰略。
“經濟帶和區域經濟的建設是對我國穩增長政策的全面推進和實施!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經濟帶和區域經濟不僅有利于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還將依托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中心城市建設對區域內的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此外,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將有利于化解過剩產能。
扈志亮也表示,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由點逐漸擴大到線和面上,由單一的增長極逐漸增加到多個增長極,增長極彼此之間發揮協同作用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增長,增強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從而實現穩增長。
在談及資本市場會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發揮何種作用時,扈志亮分析稱,經濟帶在發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度較高,一方面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用于產業升級,而資本市場能夠為經濟帶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處于經濟帶當中的企業有望迎來新的機遇,也會受到資本市場投資者的熱捧,為其輸入源源不斷的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