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58.1% 緣何會有少量出口
來源:中電新聞網 時間:2014-7-22 14:58:07 用手機瀏覽

  在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8.1%的大背景下,為何還會有少量的出口?這對我國的能源安全是否會產生影響?記者在采訪業內人士后發現,在成品油市場供需形勢變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適量的出口是市場運作中的必要步驟。

  7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共進口原油15197萬噸,進口成品油1526萬噸。與此同時,上半年我國共出口原油25萬噸,出口成品油1367萬噸。據了解,去年,我國共出口原油162萬噸,出口成品油2851萬噸。與2005年相比,在原油出口量大幅減少的同時,成品油出口量增長了超過一倍。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査道炯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市場經濟思維下,資源品有進口,有出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作為市場行為,兩者并不矛盾。石油產品也不例外!

  出口地區多為周邊國家

  據了解,2013年,我國共出口原油162萬噸,出口成品油2851萬噸。記者從卓創資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石油出口的目的國多為周邊國家,包括日本、朝鮮、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拉美地區的古巴等國家。

  “出口日本是因為上世紀70年代中日兩國簽訂了長期貿易協議,協議中規定中國向日本出口石油,而日本向中國出口技術和設備等。出口朝鮮、古巴以及巴基斯坦等國,則主要是出于國家間的友好關系!弊縿撡Y訊石油行業分析師高健告訴記者。而對新加坡的原油出口則是源于2002年中海油與香港和黃集團旗下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聯合開發的文昌油田投產,協議中規定按外方出資比例,將共同開采的原油總量的40%經由湛江海關出口到新加坡。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共向朝鮮出口原油57.8萬噸,向馬來西亞出口原油19.4萬噸,向日本出口原油64.6萬噸,向美國出口原油19.9萬噸。

  相對于我國日益攀升的進口量和消費量,162萬噸的出口量相差懸殊。去年我國全年的原油需求量為4.9億噸,顯然,適量的出口對國內市場供求的影響微乎其微。

  成品油供應量超過需求量

  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出口量的增長也映射出我國煉化產業產能過剩的現實。“國內成品油資源多,有一部分資源不得不選擇出口!弊縿撡Y訊石油行業分析師胡慧春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石油央企總煉油能力約5億噸/年,地煉煉油產能也達到1.1億噸/年左右;2013年共生產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煤等)約2.7億噸,成品油供應量已逐步超過需求量。

  據了解,過去不到10年的時間,我國總煉能實現了翻番的增長。中國石油2005年煉化產能約600萬桶/日,與當時的石油需求相近。然而到2013年煉能翻了一倍,需求卻僅增長了60%左右。2013年的GDP和石油表觀需求增長分別是7.7%和2.3%。此前有分析認為,若今年國內GDP增長為7.5%,那么原油需求可能僅增加2%。但是煉能方面卻預期有6~7%的增長。對比之下,產能嚴重過剩。

  為緩解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石油央企在今年初調整了煉化行業的發展步伐。中石油決定新建的廣東揭陽煉化和云南昆明石化的投產時間都較原計劃推后2~4年,此外位于河北的華北石化改擴建項目正式啟動的日期也從今年推遲到了2015年。

  面對過剩的產能,業內人士也一再提出降低開工率是迅速減少國內供應的選擇之一,同時增加出口也是另一個選擇。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012年來國內中石油中石化主營煉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在73%左右,而山東地方煉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僅在38%左右,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79%~83%的裝置平均利用率。

  査道炯表示,煉化行業的產能過剩,需要從成本與收益的角度來分析。應該關注企業是能夠自負盈虧,是否依靠國家不同形式的財政補貼維持運營規模!拔覈蜔捇袠I的總產出量提高的同時,其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做的如何;所產油品的品質、品種是否能夠滿足國內減排的需求。同時,還應注意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就品種、品質而言是否具有競爭力!

  與進口量增長并無矛盾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品對外依存度不斷升高,使石油產品出口海外與我國當前的能源供給形勢形成一種理論上的矛盾體,但業內專家認為,對這一市場行為不必做過多猜測和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勤華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的國際能源形勢下,應該樹立一種開放的能源安全觀。“不是只進不出、自給自足才能確保國家的能源安全,包括資源豐富的美國和資源相對匱乏的日本,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這種開放的市場模式!睎说谰嫉挠^點與許勤華不謀而合。他指出,進口只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同時盡量少出口,這種觀點是計劃經濟時期的思路!笆袌鼋洕季S下,有進口,有出口,很正常。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一家稻米加工廠需要靠購買水稻才能生存,它的加工量,除了維持員工的日常消費需求外,向外出售大米,則是維持它持續運轉的必要條件!睎说谰贾赋,出口油品的基礎是我國的原油提煉能力超出了滿足國內需求的程度!俺隹诘默F實意義是維持我國煉化行業正常運轉。不同需求方,可以從眾多的出口來源購買同等品質的油品!憋@而易見的是,由于目前我國石油煉化行業的產能過剩,整個國內市場供大于求,適當的出口成為解決我國部分油品“富余”現狀的一種途徑。

  “關鍵不是出口與否,而是加工-出口過程中,煉化企業的獲利情況以及出口油品的附加值如何。”而目前這種進口劣質高硫含量的原油,出口質量好的成品油的形式對我國來講顯然并不劃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油品升級再起 三桶油紛紛發力趕潮
世行報告:明年國際油價每桶或降10美元
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壓力下 俄羅斯能源加速“向東看”
美國能源部長稱美國積極關注影響石油出口政策的因素
伊拉克暴亂不影響庫爾德石油出口
美石油出口禁令并未阻礙該國石油出口增加
美國正在考慮放松長期以來對石油出口的限制
中國依存度居高不下 全球礦業大佬擴產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