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各地刺激政策總規模超10萬億 經濟增長重回老路?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7-3 21:01:25 用手機瀏覽

  “微刺激”會否在地方變成“強刺激”?

  專家表示是否強刺激,要看是市場做主還是政府大規模干預;只要沒有大規模的信貸擴張,就不會成“強刺激”

  在中央“微刺激”政策的主導下,羊城晚報記者觀察發現,今年地方政府爭先出臺刺激政策,據不完全統計規模已經累計超過10萬億!拔⒋碳ぁ币庠诜增長調結構,但落實在地方政府是否會變成“強刺激”?昨日,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林江,他表示“微刺激”政策落實到地方確實存在一個度的問題,但是只要中央把握好節奏,地方刺激政策和投資項目完全是可控的。

  各地刺激總規模逾10萬億元

  一份來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地方項目投資14.7萬億,增長17.6%,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創下2002年以來的最低值。

  不過另一組消息卻顯示,今年3月初四川上調投資計劃值2.88萬億元,增幅高達40%,此后廣東、海南、天津等5省市公布7.13萬億的重點項目清單;近日黑龍江出臺65項措施,計劃投資3000余億元穩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省市的計劃投資總額已經高達10萬億元。

  事實上,今年4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同時提出支持棚戶區改造和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被認為是一系列定向“微刺激”的開始;4月中旬,央行宣布適當降低縣域農村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6月中旬,針對“三農”和小微的股份制銀行迎來第二輪定向降準。多位分析人士此前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微刺激”已經成為全年的基調。

  “微刺激”落地難成“強刺激”

  不過,高達10萬億的地方投資總額計劃卻引發了不少市場人士的擔憂,中央出臺的一系列定向的“微刺激”是否到了地方就會變成“強刺激”,因而重回投資拉動老路呢?

  昨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林江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必過分擔心“微刺激”到了地方成為“強刺激”的問題,因為最終把握這個度的還是在中央層面。

  “只要沒有大規模的信貸擴張,就不會成為‘強刺激’”。他表示,過往的“強刺激”有一個明顯的信號來自銀行貸款的保證以及央企和國企來拉動投資,“現在來看,只需要央行和銀監能把好關”。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則用“地方政府的夢想很大,但實際能做的有限”一句話來評價。他對記者表示,不排除中央層面對于GDP越來越多的擔心,會加大地方政府對于經濟下行壓力擔憂,從而加快地方投資,“但地方政府在爭先往重點項目投錢的同時,必須考慮到資金來源的問題”。

  而這一點在林江看來,更意味著地方政府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兩不誤。林江認為,地方政府目前也在加速清理地方平臺債務,國務院的督導實際上是在倒逼地方政府調整結構,以免在經濟發展中失去方向,“如果僅僅提經濟增長,結構調整不做好,地方高度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后顧之憂難以免除!

  錢從哪里來?考驗政府籌資能力

  各省市高達10萬億元的項目投資背后,錢從哪里來成為了難解的謎題。今年以來,社會融資總量和銀行信貸規模都稱縮量增長,增速明顯下滑。而以往政府依靠的“土地財政”則因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得難以揣測。

  “值得注意一點是,土地財政有一個滯后的現象。”王志浩表示,買一塊土地往往需要半年之后再補交余款,從數據上來看去年土地出讓規模比較大,所以上半年土地財政收入不會有明顯下滑,“不過我個人感覺,未來土地財政會越來越難,因為土地拍賣規模下行了!蓖踔竞票硎荆缗飸魠^改造等項目,由于中央定向刺激政策,國開行也會給予一定的支持,“但是無可否認,地方籌集資金壓力很大”。

  林江則認為,今后地方政府的籌錢渠道將更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民間投資,另一方面則是來自金融創新!暗沁@絕對不是意味著政府從銀行借不到錢”,林江解釋稱,判斷是否“強刺激”的標準之一就是以市場行為為主還是有政府大規模的干預。

  林江認為,從商業原則上來說,只要是銀行認定風險可控,政府的一些投錢項目依然可以從銀行獲取融資,“當然中央政府更希望動用債券、基金、擔保等多種金融工具,能夠盤活存量以及民間資本”。

  這似乎也已經通過部分省市的做法得以體現,今年6月,陜西發布了39個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涉及交通、水利等六個領域,總投資約2704億元。有媒體統計估算,陜西、湖南、重慶、河南等地,近期向民資開放的投資項目達數百項,總額超過95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央力保經濟合理增長 貨幣財政政策操作空間充足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是上限還是下限?
去年24省CPI增速不到2% 通縮壓力恐成今年首要風險
非制造業PMI保持擴張,一季度經濟不會全面放緩
中國計劃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
26省份下調GDP目標 務實改革“迎接”新常態
23省公布2014年GDP 13省四季度經濟增長回暖
李克強: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政策將不松不緊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