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截至2014年5月底,債務融資工具存量突破6萬億元,累計發行量近13萬億元,可以說銀行間市場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債務融資工具市場作為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通過不斷加強與國家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有力提升了金融市場為實體經濟造血輸血的能力。
一是保障國家重點項目建設,累計服務能源、交通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融資近6.2萬億元,支持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共節約鐵路建設成本超230億元。
二是圍繞金融支持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企業技術升級、設備更新改造累計融資8278億元,支持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類企業累計融資超過3.9萬億元。
三是大力支持民生領域融資,累計發行751.8億元保障房建設債務融資工具,對應支持38萬套保障房建設和5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積極支持“三農”企業融資累計達6130億元,服務文化類企業、小微企業累計融資2851億元、292億元,有效降低其財務成本。四是立足市場化融資理念,逐步引導發行企業提高現代化公司治理水平,推動金融機構轉變經營理念,不斷激發經濟主體活力,更好的適應市場化發展需要。
與此同時,不斷健全產品序列,滿足實體經濟多元化融資需求。近年來,交易商協會始終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立足市場真實需求,依托市場求發展的內生動力,組織市場成員持續推進債務融資工具市場創新步伐,營造債務融資工具市場良好的創新氛圍。
一是順應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要求,引入境外企業境內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戴姆勒公司首期成功發行5億元,正式建立了境外非金融企業人民幣債務融資渠道。二是適應企業降負債、去杠桿需求,研究推出永續票據和可轉票據,為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提供條件。三是服務城鎮化建設要求,在“六真”原則指導下,探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新模式,為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提供持久穩定、期限匹配的資金來源渠道。四是響應市場主體自主創新需求,服務產業結構調整戰略,積極推動用于企業并購重組、促進碳交易發展的債務融資工具創新品種成功發行。
此外,完善風險防控措施,規范銀行間債券市場運行機制。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經過近些年快速發展,參與主體隊伍日漸壯大,主體類型日益豐富,市場個體信用風險逐步顯現。交易商協會始終將防風險、促規范放在市場建設的重要位置。
一是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探索建立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市場化處置機制,通過完善注冊發行機制、強化后續信用風險監測、落實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推廣信用衍生產品,多管齊下,建立健全市場化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二是針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業務新、人員新、制度新、管理新等情況,進一步完善債券發行、交易機制及制度建設,加強對違規行為的自律管理力度,推動市場保持健康規范發展的良好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