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IMF警告:經濟危機源自何處?全球房價仍存崩盤風險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6-14 12:07:45 用手機瀏覽

  經濟危機源自何處?2008年以來,各國似乎都有所領教,認為房價起伏難脫干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在其報告中指出,全球房價從本已較高的水平繼續加速上漲,成為當前最大的威脅之一。IMF警告稱,世界必須行動起來,遏制又一場毀滅性房價崩盤的風險。

  全球房價上揚存隱憂

  IMF 前日公布了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題為《不應再善意忽視房價高漲現象》的報告。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房價同比漲幅達3.1%。其中,新興市場國家的住房價格上漲速度最快,菲律賓的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上漲了10%以上,中國為9%,巴西為7%。朱民指出,上一輪的房價高漲是在十年前,然后房價從2006年開始下跌,首先是在美國,然后是其他國家,這引起了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朱民在報告中指出,在近年的50次銀行業危機中,有2/3以上的危機在爆發前出現了房價的大起大落。“盡管房市的復蘇是一種可喜的發展,但我們需要防范另一輪不可持續的房價高漲。”

  朱民具體分析認為,在長期內,房價、租金和收入應同步變動。可以通過房價/租金比率來判斷房價是否偏離經濟基本面。對于經合組織國家(OECD),例如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挪威和瑞典等,多數國家的房價/租金比率仍大大高于歷史平均值。

  在加拿大,房價相對于收入高出長期均值水平33%,相對于房租高出長期均值水平87%。而在英國,房價相對收入高出27%,相對于房租高出38%,最新的5月房價漲幅遠高于預期,逼近12年高點。

  “目前用于控制住房市場相關風險的工具仍在開發中,但這不應當成為不作為的理由!敝烀裾f道。

  為有效監控房市變化,報告指出房地產部門應該組建“政策工具箱”,包括微觀審慎政策、宏觀審慎政策和貨幣政策!叭蚪洕ネ吮l后,央行官員們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推高了房價。與過去相比,貨幣政策的確應將更多注意力放到金融穩定以及房地產市場方面!敝烀裨趫蟾嬷薪ㄗh道。

  的確,正如朱民上周在德國央行發表演講時所稱,相對于收入與房租而言,目前全球多數國家房價都已經“長期遠超歷史平均值”。

  今年未必延續上漲態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種固定資產投資,在觀察房地產投資方面應該更加關注其中長期投資,諸多國家房地產熱并不能簡單判斷為即將導致新輪金融危機的跡象或信號。

  “金融危機后全球房價普遍呈現出下跌態勢,不論是美歐等發達經濟體還是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房價都普遍在低位徘徊,而從當前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漲來看,全球房價去年普遍上升也主要是對過去幾年長期低位運行態勢的一種回補。”張茉楠指出,盡管當前歐美經濟在復蘇,但其實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在上行態勢中其實數據是在環比下降的,這表明其內生動力仍舊不足。張茉楠認為,尤其是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日本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歐美經濟仍需進一步強化復蘇后勁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全球房地產市場不一定會延續去年繼續呈現上漲態勢。

  實體經濟將真正拯救危機

  金融危機以來,炒房等投機性行為被認為是催生資本泡沫導致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20世紀80年代后期,日本中央銀行為刺激經濟發展進而采取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1990年僅東京的地價就相當于美國全國的總地價。然而1991年后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后撤離,日本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50%,隨后開始了長達十余年的經濟低迷。日本之后由泰國波及東南亞房地產泡沫也間接催生了后來的亞洲金融危機。

  不過專家認為,房地產泡沫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主要在于經濟結構發生了異變,是市場將實體經濟與金融領域本末倒置發展的后果。“從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很多輿論認為是房地產泡沫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但其實不盡然! 張茉楠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果不是市場投資者看到實體經濟沒有發展空間,而房地產不僅是重要投資渠道而且資本收效快利潤率極高,產生逐利心理,進而導致在金融領域和實體產業之間資本流量的失衡加劇,導致房地產泡沫堆積增多,危機爆發。

  談及房市泡沫與金融危機二者之間的關系,張茉楠指出,“如果政府能夠意識到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主要來自實體經濟,而金融領域其實是從屬于實體經濟的,一方面調整市場發展結構,促進其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一方面擠壓房地產領域的水分和泡沫,雙管齊下提高實體經濟的資本回報率,才能夠真正擺脫房地產泡沫帶來的經濟發展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美經濟形勢反轉 ?中國對世界增長貢獻仍大于美國
2月份宏觀經濟指標集體下滑 分析稱仍然有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辯證的看待國民經濟頭兩個月穩中趨緩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是上限還是下限?
四理由可以支撐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平穩增長
19省份下調今年投資增長目標 投融資改革步伐加快
地產元老紛紛轉戰互聯網金融產業 將迎接金融時代
中國計劃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