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中國化工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融資金額不低于20億元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14-6-11 15:59:53 用手機瀏覽

  繼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巨頭分別發布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方案后,昨日,中國化工集團旗下的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擬引入戰略投資者,融資金額不低于20億元。業界專家認為,之所以能源企業成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排頭兵,“國家重視、競爭度較高”成為重要原因。

  公告顯示,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橡膠公司”)是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全資專業化公司。截至2013年底,橡膠公司資產總額167.6億元,負債總額13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8.7億元。

  此次,橡膠公司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超過49%,融資金額不低于20億元。對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意圖,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坦言,是開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實現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混合發展。

  昨日,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上述項目的王姓負責人,其介紹,中國化工引入戰略投資者并非集團首個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之前多年,集團旗下多家二級公司已經有過類似動作,包括藍星公司、昊華公司等。接下來,這一戰略可能在其他公司中進一步實施。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浪潮中,油氣、化工領域的能源企業表現頗為突出。尤其2月以來,中石化、中石油相繼分別拿出銷售和管道業務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海油方面雖然表現上相對較為沉默,但昨日該公司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中海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也早已有所動作,其中,氣電公司表現尤為突出,很多地方的項目都是和多家公司合作完成。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寧分析認為,能源行業相對而言競爭度較高,改革起來難度較小,即便出現重大問題也容易控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沒有觸動油氣巨頭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給民企提供了一定生存空間。即便如此,任浩寧同時指出,這場混合所有制改革盛宴中也存在諸多風險。一方面,央企不肯主動放開核心利益環節,產業鏈關鍵領域仍由國企央企把持,民營企業所獲得市場份額較小,很難通過提升自身實力與國企正面競爭。另一方面,法律層面的修訂相對滯后,民資企業合法權益、合法地位難以保障,積極參與油氣產業改革的民資數量并不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化工并購意大利百年老店 涉資約70億歐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