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庇眠@句話來形容今年的鐵礦石市場再合適不過了。
今年以來,國內鐵礦石價格正在以市嘲不敢想象”的速度下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普氏62%鐵礦石指數已下跌至94.75美元/噸,而在今年年初該指數為134.50美元/噸,短短六個月鐵礦石價格已累計下跌了近30%。
鐵礦石價格的持續下跌,似乎讓鋼廠成了獲利最大的“漁翁”。進入3月份以來,國內鋼廠的盈利能力出現明顯的改善。中鋼協提供的數據顯示,前4個月全國重點鋼鐵企業虧損11.4億元,較前3個月扭虧11.89億元。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成本下降短期對鋼廠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颁搹S購入的原材料隨時有可能被價格下跌所吞噬,沒有一個鋼廠希望原料價格一直下行!狈治鰩煴硎。
另一方面,隨著鐵礦石價格的“跌跌不休”,目前國內礦山已出現大范圍減產、停產現象。以唐山地區為例,相關調研數據顯示,目前該地區的民營小礦山已經有90%停產。
“國內礦受外礦沖擊太嚴重了。不過目前停產的都是一些中小型礦山,大礦山則仍在繼續生產。”業內研究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據了解,針對目前礦山大范圍停產現象,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出臺了救市政策,如產能大省遼寧、河北等地已經明確提出讓礦山企業增產增效,其中遼寧地區通過下調地稅20元/噸來鼓勵礦山企業復產。
在分析師看來,目前鐵礦石的問題比鋼鐵更嚴重。鐵礦石的產能是沒有辦法通過一兩年主動調整來解決的。基于此,他認為,鐵礦石走出困境將會晚于鋼鐵行業,“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鐵礦石價格的底部在何處,它的成本會不斷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