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中俄管道天然氣項目經歷20年談判和不少于15次的失敗,這次終于塵埃落定。30年期限、4000億美元金額的規模震撼了國際能源市場。僅就經濟領域而言,這份世紀合同也具有多重意義。
中國市場對于俄羅斯能源出口和整個俄羅斯經濟的意義自不待言。對于中國而言,這份世紀合同在可預見的未來,給我國日益增長的天然氣需求提供了一個重要氣源。天然氣以其潔凈、低排放等優勢在中國能源消費構成中占比一路上升。2000-2012年間,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從2.2%提高到5.3%,提升3.1個百分點,翻了一番還多,也對許多地區的環境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的天然氣消費中,進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來源。中國天然氣遠景儲量雖多,卻大部分沒有明確勘探清楚,開采成本也相當高。僅僅依靠國內天然氣,不僅數量不敷使用,而且價格較高,進而將抬高下游產業成本,削弱我國制造業成本競爭力。正因為如此,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長的結果是,短短幾年內就躍居世界第三大天然氣進口國,僅次于日本、韓國。去年全國天然氣產量1178億立方米,進口量529億立方米,幾乎達到國內產量的一半。
在這種情況下,2018年開始每年380億立方米、而且可能增加到60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對中國氣源供應意味著什么,可想而知。即使如發改委預計,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380億立方米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量也仍然占到接近10%,600億立方米占15%。
而且,俄羅斯對華天然氣供應還不止東線管道氣一端。俄羅斯諾萬泰克公司(Novatek)已與中石油簽訂每年從亞馬爾氣田和海參崴港供應3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20年合同。東線管道氣合同簽署必將推動這個“海參崴項目”加快實施,甚或進一步擴大規模。
另外一條俄氣東輸路線是用于輸送中國西氣東輸三線工程。西氣東輸三線西段(新疆霍爾果斯-寧夏中衛)和東段(江西吉安-福建福州)干線已于2012年10月開工,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寧夏中衛-江西吉安)正在緊鑼密鼓開展。中俄天然氣合作下一步將是開發西線河西走廊的天然氣供應,實際上就是指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工程。根據設計,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每年將輸送250億立方米中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和50億立方米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氣,西西伯利亞天然氣加入將提升這條線路價值,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也將相應提速。
俄羅斯對華大規模管道輸氣,還將把俄羅斯相當大一部分天然氣產量鎖定在中國市場上,進而削弱天然氣卡特爾對東亞天然氣市場的操縱力量,這對于我國抑制進口氣價的長期目標而言非常重要。須知國際天然氣卡特爾一手制造的“亞洲溢價”,使得包攬全世界天然氣進口量前三名的中、日、韓不得不承受相當于美國四五倍的天然氣價格。3月份美國價格不足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之時,東北亞則突破了20美元。
進一步地,在近乎寡頭競爭的國際天然氣市場上,任何一個重要供應方在重要大市場上的進展,都會大大加重另外幾家大賣主的焦灼,促使其同樣進入這個重要大市場,為此不惜降低過高要價,這是寡頭競爭市場博弈的客觀規律。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大規模輸入中國,有力地推動了中俄天然氣談判的進展。本輪中俄簽署巨額天然氣合同,一方面會抑制已有的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緬甸管道氣價格;另一方面也會刺激澳大利亞、加拿大、莫桑比克液化天然氣項目加快建設進程,并向東亞市場推銷;也會刺激美國頁巖氣產業加快推動其國會放松對液化氣出口的管制,以免錯失分羹東亞市場的機會。畢竟,由于“頁巖氣革命”,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僅有東亞價格1/4左右,放松天然氣出口管制已是大勢所趨,否則美國國內天然氣產業就只有全行業虧損,而且放松天然氣出口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一旦美國廉價天然氣較大規模進入東亞市場,必將進一步壓低東亞天然氣價格。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還將給我們這個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帶來不少機會,鋼材、機械設備、智能控制設備和軟件等產品的供應商將從中受益。僅就這次簽署的東線管道氣合同而言,俄羅斯將在未來4-6年投資550億美元興建氦氣生產廠、天然氣化工廠以及“西伯利亞力量”管線,中國將在相關基礎設施投資200億-220億美元。若將西線和海參崴項目納入考慮,相關建設投資規模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