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下旬高要市環保等部門采取聯合執法行動,加強轄區內陶瓷企業的檢查力度,嚴格要求相關企業落實限產措施,并按要求按時完成整改;在4月28日舉行的會議上,確定高要市33家陶瓷企業推進“煤改氣”,并分三片進行,保證于7月底完成整改,9月底前驗收;5月4日,高要市再次召開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要求切實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并要求全市33家陶瓷企業按照肇慶市有關工作安排,按標準完成升級改造并通過驗收、達標排放。
除肇慶市以外,清遠市也在不斷加強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5月6日,清遠市清城區源潭鎮政府召集了100多名來自企業、陶瓷原料“三場”、個體工商業主代表,與源潭鎮政府簽訂了治超治污目標責任書,確保生產企業、店鋪、車場無非法改裝、超載等現象,實現“零超裝”、“零撒漏”。
隨著環保問題在各產區日益突出,諸多產區都加快了“煤改氣”的推進步伐,而隨著新《環保法》的正式出臺,各陶瓷產區政府都將加大環境整治的力度,陶瓷行業即將迎來環保的新挑戰。
肇慶加強陶業環保整治
近年來,由于經濟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過去粗放型發展方式積累的弊端與地形氣候因素疊加,讓肇慶的城市環境壓力集中爆發,這也使得環境的綜合治理成為了肇慶市的重點工作。
按照肇慶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治理的工作部署,作為一個重要的陶瓷產區,高要市進一步明確任務,強化責任落實,以工業污染治理、陶瓷企業“煤改氣”、揚塵污染治理、“黃標車”治理等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節能減排和改善空氣質量攻堅戰。
為落實環境空氣綜合整治要求,肇慶市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在4月下發通知,要求全市未完成“煤改氣”或環保達標治理的陶瓷企業,須在4月15日后減產50%。
近日,高要市環保部門對轄區內金成陶瓷、金沙江陶瓷2家陶瓷企業進行突擊檢查,金成陶瓷公司2條生產線中1條生產線已經停產;金沙江陶瓷公司4條生產線中,1條生產線已拆除,1條生產線已停產,其余2條生產線正常生產。2家企業基本能夠按照肇慶市對建筑陶瓷企業實施限產的要求,落實限產50%的措施。
該市環保部門要求相關企業繼續落實限產措施,同時對布袋除塵、粉塵收集及脫硫設施進行整改,嚴格按照陶瓷企業規范管理要求,分步按時落實整改,確保按時完成并通過高要市驗收。
在4月28日舉行的會議上,確定高要市33家陶瓷企業推進“煤改氣”,并分三片進行,保證于7月底前完成整改,9月底前驗收;5月4日召開的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上,高要市政府要求切實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并要求全市33家陶瓷企業按照肇慶市有關工作安排,按標準完成升級改造并通過驗收、達標排放。
據悉,高要市將陶瓷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環保綜合整治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日常巡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嚴格巡查制度,要求陶瓷企業落實相關限產措施,加強周邊環境整治,強化綜合治理。除此以外,高要還把監管整治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相結合,主動服務,加大政策扶持,引導陶瓷企業采用先進工藝和清潔生產技術,以節能減排倒逼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優化發展。
環保整治將常態化
長期以來,由于諸多陶瓷企業因環保不力,給當地環境造成的影響,一直以來都為人所詬病,這也引起了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山東淄博、遼寧法庫、廣東清遠和肇慶等陶瓷產區政府相繼推動“煤改氣”的發展進程。其中,福建泉州已于去年11月完成“煤改氣”,而諸多產區也定于今年或明年完成。
除此以外,諸多產區還加強了環境的綜合整治。山東淄博于去年末出臺了實施環保限期治理的相關政策,并于今年2月開展環保驗收,對于未通過驗收的企業處以不得開工生產的處罰。在江西高安,高安市政府進一步加強了環保的整治力度,并于今年初對工業園進行了集中整治,加大力度開展淘汰鏈排爐、窯爐尾氣脫硫的工作,并勒令致污企業限期搬遷。
實際上,在國家大力強調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發展形勢下,隨著新《環保法》的正式出臺,各產區政府也必將在治污工作中重拳出擊,陶瓷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環境整治。
“今年陶瓷市場并不景氣,此次高要市大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這對于那些靠走量來生存的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毙袠I評論家韓復興認為,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將進一步加快陶瓷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迫使陶企淘汰落后產能,轉而走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道路,對于行業來說將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