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省經信委最新消息,2013年該省水泥工業運行質量良好,整體呈現有序競爭良性發展態勢。
湖北省水泥工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51家,資產總額619.7億元,水泥產能1.35億噸,水泥熟料產能6800萬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企業44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63條,產能6600萬噸;其他窯型水泥生產企業10家,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19條,產能209.6萬噸;水泥粉磨企業82家,水泥產能3000萬噸。
2013年,湖北水泥工業總體呈現四大特點:
一是經濟增長較快。去年全省水泥工業共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70.52億元,比上年增長16.3%,超過全國水泥工業平均增長率7.7個百分點。自2010年以來,湖北省水泥工業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其中2011年達到峰值,年增長47.96%;2012年有較大幅度回落,增速減至4.33%;2013年恢復增長勢頭,增速保持在兩位數水平。
二是產量增長減緩。湖北省水泥總產量11057萬噸,居全國第10位;同比增長5.33%,低于全國水泥產量增長率4.24個百分點,增速創近10年新低;全省水泥熟料產量5734萬噸,同比增長3.33%,低于全國水泥熟料產量增長率2.23個百分點,增速居長江流域中上游省市倒數第一。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比例進一步提高。當年全省關停6條機立窯生產線和5套水泥粉磨生產線,共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34萬噸;機立窯水泥熟料全年產量已不足百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量占水泥熟料總產量的98.6%。華新水泥、葛洲壩水泥、亞東水泥3家大型企業集團水泥熟料產量已占全省水泥熟料總產量的73%。
三是效益大幅提升。水泥工業通過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全年共實現銷售收入570.52億元,增長16.3%;實現利潤49.11億元,增長38.6%;年終存貨28.57億元,低于上年3.52億元。全省水泥價格變化基本沿襲多年形成的U形走勢,即年初開始下降、年中跌入谷底、9月開始拉升、年底在高位運行。同時,全省水泥工業從兩方面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是效益增長的直接原因。一是4000t/d及以上大型干法窯運轉率較高,2000t/d及以下中小型干法窯運轉率較低,使水泥單位生產成本降低;二是水泥企業煤碳采購平均成本低于上年。
四是節能環保成果顯著。首先,大面積普及了新型干法水泥窯余熱發電,全省已運營的水泥窯余熱發電機組57臺(套),總裝機358MW,年余熱發電量21.5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煤85萬噸。其次,全省水泥工業大量利用煤矸石、工業廢料、生物質廢料等替代燃料,降低了能源消耗。有59家水泥企業被省發改委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再次,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水泥企業大力推進脫硝項目。目前,全省已有武漢亞鑫、陽新媧石等20條生產線完成脫硝設施建設。第四,華新水泥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進一步得到各級政府支持和推廣,截止2013年底,華新水泥已投入運營及在建擬建水泥窯協同生態處置項目32個,全部建成后,可年處置生活垃圾350萬噸、市政污泥55萬噸、三峽漂浮物20萬立方、污染土20萬噸、危險廢物5萬噸;可節約原煤30萬噸,并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