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遇“倒春寒”的煤炭行業不出意料地在一季度表現不佳。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產銷量繼續呈下行態勢,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甚至達到44.4%。
產銷量均下降
相關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煤炭產量8.5億噸,同比下降0.1%;全國煤炭銷量8.2億噸,同比下降0.66%。目前山西、陜西、內蒙古部分煤礦停產。
一季度全國煤炭消費量約9.4億噸,同比增長0.9%。全社會煤炭庫存仍然居高不下,已持續28個月在3億噸左右。其中,電力行業耗煤5.3億噸,同比增長2.1%;鋼鐵行業耗煤1.5億噸,同比下降1.5%;建材行業耗煤1億噸,同比下降3.4%;化工行業耗煤0.5億噸,同比增長10.5%。
一季度我國煤炭進口8396.4萬噸,同比增長5.1%。進口均價為493.7元/噸,同比下降14.2%。分煤種看,一季度進口煉焦煤1297萬噸,同比下降24.5%;進口其他煙煤(動力煤)3225萬噸,同比增長22.4%;進口褐煤1958萬噸,同比增長21.4%。
一季度累計出口煤炭197萬噸,較去年同期累計減少7萬噸,累計同比下降3.5%,累計出口金額為15672.5萬美元,較2013年累計出口金額19796.2萬美元同比下降20.8%。其中焦炭及半焦炭194萬噸,較去年同期累計27萬噸增加167萬噸,同比增長6.16倍。
運輸方面,一季度我國鐵路發運煤炭5.89億噸,同比增長0.3%;主要港口發運煤炭1.63億噸,同比增長6.6%!
煤企虧損面擴大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繼續下降。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012.5億元,同比下降8.3%;企業利潤總額323.2億元,同比下降41.2%,比2012年同期下降65%;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達44.4%,比2013年擴大了13%。
記者統計發現,在已經公布一季報的煤炭企業中,2014年一季度,中國神華實現營業收入609.29億元,同比下降0.11%,環比下降29.4%;實現利潤總額154.61億元,同比下降8.69%;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3.73億元,同比下降9.90%,環比下降13.6%;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03.30億元,同比下降6.50%;實現每股收益0.52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其中,中國神華一季度商品煤產量0.799億噸,與去年持平;煤炭銷售量1.095億噸,同比下降1.8%。公司煤炭銷售綜合價格為370.1元/噸,同比下降10.0%;公司自產煤單位生產成本為127.8元/噸,同比增長4.6%。
中煤能源在其一季報中披露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5.38億元,同比下降67.5%,每股收益0.04元。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59億元,同比下降16.2%。
伊泰煤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1億元,按年減少0.64%,每股收益0.32元。營業期間收入為53.75億元,按年下跌8.53%。
雖然大同煤業由2013年的凈利潤虧損14億元強勢逆轉,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65億元,實現凈利潤10.39億元。但是據了解,大同煤業的強勢扭虧,主要歸功于向大股東出售兩家子公司資產。即便如此,大同煤業一季度扣非凈利潤仍為虧損2.2億元。
冀中能源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6.3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74.9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5.47%。作為主營業務的煤炭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致使企業利潤減少。
后期市場或能“軟著陸”
一季度,煤炭價格持續下跌。3月末,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525元/噸,比年初下降105元/噸,比2013年全年平均價格下降65元/噸。煉焦煤價格一季度下降130元/噸至150元/噸,其中3月份下降50元/噸至80元/噸。進入4月份以來下水煤價格低位趨穩,4月23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報收于532元/噸。
很多煤炭企業都在等待“巨頭”們的動作。5月1日起,神華現貨價格普遍上調5元,長協優惠減少5元。
對此,汾渭能源分析師王旭峰認為,此次神華上調五月份煤炭現貨價格具有多方面意義。一是港口庫存處于歷史低位,部分貨源緊張。上調價格,順應市場,又能給兄弟煤企支持。二是5元漲幅既不會讓進口煤大量增加,又不能讓停產礦大量復產,5月供應仍將延續緊張。等6月電廠開始迎峰度夏時候,再大幅上調價格,更為合適。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測,上半年煤炭需求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全國煤炭市場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的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從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看,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從季節性因素看,目前南方地區來水較好,水電出力加大。
對此,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表示,從全年來看,煤炭產業有望在目前的水平下實現“軟著陸”。主要依據是:世界經濟已經企穩,債務危機已經緩解,貨幣政策趨于正;,美元已出現恢復性的升值;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節能降耗持續取得新成效,貨幣信貸平穩增長,通貨膨脹率在可控范圍內;改革正在不斷深化;煤炭產業調整力度加大;優化煤炭產能政策及執行力度加大等,都有利于煤炭產業結構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