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建材行業 >> 正文
我國水泥業產能過剩已遠超全球正常水平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時間:2014-5-9 20:42:11 用手機瀏覽

    一直以來,行政審批權都被作為政府調控經濟和產業的“殺手锏”,用來遏制以鋼鐵、有色、水泥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出現的盲目投資和擴張難題。但是,10年行政審批調控收效甚微。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已大大超過全球正常水平。歐美國家一般用產能利用率或設備利用率作為產能是否過剩的評價指標。設備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間,即富余度在20%左右是合理的。

    據統計,我國一半以上水泥市場的設備利用率已降至70%及以下,如廣東一些大企業的設備利用率只有67%。中國水泥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水泥熟料產量12.79億噸,熟料實際產能富余37.6%,實際水泥產能富余32.3%,已超出20%的合理范圍。截至2012年底,水泥實際產能超出當年水泥需求8億噸。

    在我國西南地區,以2012年熟料消費計算,產能過剩度達35%,川渝地區過剩超過37%。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區域人均產能已經趕超全國平均水平,重慶、貴州的人均產能已達到2.76噸和2.58噸。

    但目前西南地區亂批亂建水泥項目的問題依然存在,以云貴兩地最為嚴重。今年2月底,貴州有31條生產線還在批,一度出現了“一個縣建一個水泥廠”的現象,云南有40余條線在批,這兩個省的規劃都在1.5億噸左右。

    一位業內專家算了一筆賬:如果在建、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按照需求和產量比例測算,水泥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將進一步降低為62.9%。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曾建議,對新建項目要采取更策略的方法。比如,只要新上項目涉及污染排放,就需要購買污染排放指標,以此取代項目核準中的總量控制。如果企業退出市場,關閉企業的污染排放指標可以出售。這樣,企業就有了很好的退出機制!捌髽I新上項目要有污染排放指標,沒有指標就不能上項目,利用市場的倒逼機制讓水泥工業結構更加低碳、綠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煤炭業負債逼近4萬億 東中部煤企風險凸顯
中國外交部回應鋼鐵產能過剩
水泥產能過剩拖累逾七成企業業績下滑
全球面臨鋼鐵產能過剩頑疾
“十三五”煉油產能過剩亟待化解
2016石化產能預警報告出爐 煤化工等過剩加劇
產能嚴重過剩 煤電建設遭遇大剎車
產能過剩成鋼鐵全產業鏈“毒瘤”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