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日發布一季度報告。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一季度中石化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41.2億元,同比下降15.3%。
至此,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及中石化在內的“三桶油”一季度業績全部出爐。其中,中石油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2.5億元,同比下降4.9%。中海油在海外上市,未公布一季度報告,其未經審計的油氣銷售收入約591.5億元,同比上升6.9%。
一季度,中石化原油產量8937萬桶,同比增長8.8%;天然氣產量1774億立方英尺,同比增加8.9%。其中,海外原油產量同比翻了一番,達1277萬桶。
中石油一季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3.6億桶,同比增長2.3%。 作為近年來支持公司油氣產量增長的重要因素,一季度海外油氣產量同比下滑2.8%,其中,海外天然氣產量大幅下滑近21%。
作為專注于油氣勘探生產的上游公司,受益于收購尼克森公司帶來產量增長,中海油一季度實現凈產量1.08億桶油當量,同比大幅增長15.5%。其中,海外油氣產量大幅增長1470萬桶油當量,使中國和海外產量占比分別達62%和38%。
資源是石油公司發展的基礎。一季度中海油資本支出為193.1億元,同比增長近30%。其中,勘探支出大幅增長88%。中石化一季度資本支出近131億元,其中勘探與開發板塊支出近42億元,高于其他板塊。
成品油價格機制完善、天然氣價格改革推進是石油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
我國于2013年7月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受此影響,一季度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近14億元,同比增長逾26%。其中,銷售進口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凈虧損12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23億元。中海油一季度天然氣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近26%。
我國于2013年3月底出臺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并從今年起全面推行國四汽油標準。受益于這一政策,一季度中石化煉油板塊經營收益同比增長近70%。中石油煉油業務扭虧為盈,比上年同期增利35億元。
一季度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市場需求低迷,以及國際原油價格走低,則“利空”石油公司利潤走勢。
勘探生產板塊是石油公司盈利的主要支柱。受平均原油實現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一季度中石化勘探及開發板塊經營收益同比大幅下降逾18%;中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經營利潤同比下降7.5%;中海油在油氣凈產量大幅增長逾15%的基礎上銷售收入增幅明顯縮水。
經濟增速放緩對石油公司業績影響明顯。一季度中石油柴油產量同比下降0.2%,銷售量大幅下降15.4%,中石化柴油產量也下降7.5%,均為近年少有。柴油消費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關性較高,主要用于交通運輸、農業、林業、漁業、建筑業、工業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