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的第七天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天然氣交易的結算日,但本月7日,烏克蘭并未向俄羅斯支付上一月度的天然氣費用。盡管俄羅斯也未如此前警告的那樣掐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但國庫空虛的烏克蘭面對俄羅斯持續走高的天然氣價格及22億美元燃氣債務已近乎絕望。烏克蘭能源部長尤里•普羅丹日前表示,烏克蘭已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烏克蘭從俄羅斯斷“氣”容易,但從哪里進“氣”卻是個大問題。
烏克蘭斷俄氣是向西歐施壓
烏克蘭能源部長普羅丹稱,中止從俄羅斯購氣,是為了抗議俄羅斯4月初大幅提高天然氣價格。
烏克蘭天然氣儲量匱乏,每年消費天然氣達800億立方米,其中約四分之三需要進口,主要依賴俄羅斯。以2011年為例,烏克蘭從俄羅斯進口了大約40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烏克蘭進口天然氣的80%。盡管烏方近年來一直尋求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估計,按烏市場需求判斷,今年烏克蘭還需從俄購買300億立方米天然氣。
以往俄羅斯與烏克蘭互為盟國時,俄以遠遠低于國際市場行情的價格向烏提供天然氣。去年12月,烏克蘭中斷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議后,俄羅斯向烏克蘭再次提供天然氣價格優惠,由原來的每千立方米400美元降至268.5美元,但前提是烏克蘭如期償還天然氣債務。
烏克蘭多年來財政一直緊張,拖欠俄羅斯天然氣費用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克里米亞危機來,再次成為俄羅斯揮舞能源施壓杠桿的理由。
4月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阿列克謝•米勒表示,由于烏克蘭拖欠俄羅斯天然氣債務,烏克蘭在第二季度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將由原來的每立方千米268.5美元提高到385.5美元。兩天后,俄羅斯終止2010年哈爾科夫協議,作為俄羅斯黑海艦隊駐扎烏克蘭境內交換條件向烏提供的天然氣價格優惠也同時被取消,俄羅斯將售烏天然氣價格提高至每千立方米485美元。不過,俄羅斯對其他歐洲客戶的收費水平卻是370~380美元。
對此,烏克蘭政府指責俄開出全歐洲最高的天然氣價格,不是因為經濟因素,而是對烏的政治威脅,憤而宣布不再從俄購氣。俄羅斯則回擊烏方未履行供氣合同規定,沒有在限期內償還天然氣欠款,俄方不得不遵照合同取消供氣優惠。
俄烏天然氣爭端由來已久,但在當前烏克蘭政治危機背景下卻有新的涵義。其實,俄羅斯人明白斷了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不少烏克蘭人恐怕就得燒柴火,而歐盟的天然氣消費大國德國、意大利也得放緩經濟復興步伐。目前,歐盟國家約3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其中約80%經由烏克蘭輸送。雖然烏克蘭承諾履行義務,但歐盟擔心俄烏天然氣價格糾紛會影響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供應。而短期內要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之一就是歐盟加大、加快對烏克蘭的資金援助,令其有能力盡快償還拖欠俄羅斯的部分天然氣債務,進而通過談判重新獲得俄羅斯提供的優惠價格。
從歐洲反向購氣需解決三大問題
為了解決因“斷俄羅斯氣”而可能面臨的天然氣危機,烏克蘭臨時政府當局已提出正考慮從歐洲反向購買天然氣。所謂反向購氣是指將歐洲先以每千立方米370至380美元購入的俄羅斯天然氣,通過原有輸氣管道賣給烏克蘭。烏臨時政府總理亞采紐克稱,歐洲天然氣每千立方米比俄羅斯天然氣便宜100~150美元。烏能源部長普羅丹也在政府工作會議上表示,烏可從歐盟國家獲得每天約20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這些天然氣將借助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反向運給烏克蘭。眼下,烏克蘭當局正與歐盟主要成員國就從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反向購氣計劃進行談判。
然而,如何將天然氣輸至烏克蘭,需要解決三大問題:
其一,歐盟利用原有輸氣管道反向向烏克蘭輸氣是否違背其與俄羅斯簽署的約束性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認為,實現所謂的反向購氣只有兩個途徑:要么新建一條支線管道,大約需要耗資200億美元,費時5年左右;要么烏克蘭將俄羅斯過境輸往歐洲的天然氣自留一部分,但此舉是一種“偷竊”。
其二,歐盟如何確保烏克蘭支付其天然氣賬單?烏克蘭目前年進口天然氣約550億立方米,即便以歐洲天然氣批發價(350~400美元/千立方米)購入,每年的天然氣債務也是烏克蘭政府無力承受的。眼下烏克蘭財政形勢異常嚴峻,已呼吁美歐在未來兩年內向該國提供至少350億美元援助以避免國家陷入崩潰,因而,其能否向歐盟支付購氣費用,以及歐盟公司能“免費”向烏供應多長時間的天然氣都令人懷疑。
其三,即便歐盟鐵了心要幫烏克蘭,但其“救命”天然氣何時才能到烏克蘭卻是個問題。對于烏克蘭與歐盟而言,反向購氣的最佳中轉點在斯洛伐克,當前4條從俄羅斯經烏克蘭輸送天然氣至該國的管線,均可向烏克蘭反向輸氣,不過這需要各方同意并確保此舉不會引起俄方的報復。不過,這條管線最早也得到今年10月才可開始供氣,且從供應量來說對于烏克蘭也依舊是杯水車薪。
美國向歐洲供氣不會早于明年
如果說歐盟本身就“受氣”于俄羅斯,那么天然氣資源豐富的美國能否取代俄羅斯,成為烏克蘭乃至歐洲的主要供氣商?
美國副總統拜登本月4日同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亞采紐克通話時表示,美國將同烏克蘭和歐洲一道防止俄羅斯將天然氣價格作為“政治武器”。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也表示,必須向歐洲提供購買美國天然氣的機會。但事實上,美國目前的天然氣出口僅面向那些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比如通過管道輸往加拿大或墨西哥。
由于美歐之間暫無天然氣輸送管道,因而僅能通過液化氣的方式供應,但美國位于阿拉斯加州之外的第一個液化氣終端目前仍在建設之中,路易斯安那州的液化氣出口終端也于今年2月才獲批開建?紤]到天然氣終端的建設需要資金和時間,即便加快工程速度也無法在當前的烏克蘭危機中幫助歐洲。美國已宣布第一批液化氣的出品不會早于2015年,這意味著在這之前,歐洲仍將主要依靠挪威及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
有國際能源專家指出,美國及其歐洲盟友都明白在實現能源獨立或能源供應多樣化之前,不論是俄方威脅斷氣,還是烏方實施禁運,都只是出于一時的政治需要,絕非長久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