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民營銀行落戶上海自貿區 融入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因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4-16 16:00:02 用手機瀏覽

  4月16日訊(記者韋偉)去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當天銀監會便發文表示,支持民營資本在上海自貿區設立民營銀行。而今,在首批民營銀行試點的五個區域中,上海果真在其列。而將要在這一改革前沿區域籌辦民營銀行的是均瑤和復星兩家實力雄厚的民企。有媒體報道,這家落戶在上海自貿區的民營銀行將依托互聯網來推廣覆蓋。

  民營銀行挺進上海自貿區 擬融入互聯網基因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這次民營銀行試點選取了五個地點,均瑤與復星將要籌辦的民營銀行將會落戶上海自貿區,其經營模式設定為限定業務和區域范圍的“特定區域存貸款”。不過,有關出資比例等具體方案尚在探討中。

  公開資料顯示,均瑤集團是以實業投資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創業于1991年7月,現已形成以航空運輸和商業零售為主營業務,涉及教育、食品、高新科技投資等領域的集團公司。2013年集團總資產200多億元。

  另一發起人復星集團前身是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業務廣泛,現已初步形成“保險、產業運營、投資、資本管理”四大引擎的發展模式。2007年,復星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對于經營的理念,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表示,希望新的銀行能順應趨勢,融入互聯網基因。他解釋道,要考慮如何能更好的運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優勢來發展銀行業務。3月26日,復星集團CEO梁信軍在復星國際201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也曾表示,復星參與的民營銀行將以創新業務為主,不會與傳統銀行直接競爭。

  國營、民營、外資銀行三足鼎立的態勢呼之欲出

  3月29日,上海自貿區掛牌恰好半年,這半年里,金融改革在自貿區不斷的推進,金融開放創新制度框架體系基本形成。

  有專家指出,建立上海自貿區,重點是金融,金融改革是重中之重。因此首批民營銀行將有一家落戶自貿區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上海財大自貿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近日指出,上海自貿區將形成國營、民營、外資銀行三足鼎立的態勢。

  據悉,首批入駐上海自貿區的銀行共有10家,其中8家為中資銀行,2家外資銀行。過去幾個月,包括花旗、匯豐等國際金融巨頭在內的多家外資行先后在上海自貿區“落子布局”,與中資行形成競爭博弈態勢,在自貿區上演了一出激烈博弈的好戲。在專業人士看來,由于客戶群、風險偏好和經營策略不同,雙方在自貿區的業務或各有側重。

  而今,主打“特定區域存貸款”模式的民營銀行又將落戶自貿區,中資行與外資行兩陣營對壘的情況將被打破,國營、民營、外資銀行三足鼎立的態勢呼之欲出。雖說復星方面已經表示不會與傳統銀行直接競爭,但是加入時下最火爆的互聯網金融元素,想必也會讓傳統銀行神經緊張起來。

  兩集團各有所長:均瑤不斷實踐 復星低調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做實業的均瑤集團曾在2007年的時候參股南昌銀行和漢口銀行。均瑤集團副董事長王均豪曾對媒體表示,公司參股以上兩家銀行的比例雖不大,但后期獲得的投資收益還不錯。他曾公開表示,自己在多年前開始參股銀行,就是為了未來進入金融領域“練手”。

  而對于均瑤集團籌辦民營銀行的優勢,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汪潮涌表示,王均豪的民營銀行具備成功條件,一是溫州具有非常深厚的民營企業基礎,民營銀行可以解決民間的高利貸問題,本身就有客戶基礎;二是均瑤旗下擁有吉祥航空,乘客可以發展為銀行未來的客戶。另外,航空業是非常好的融資平臺,比如飛機租賃。

  相對于均瑤參股銀行的大膽實踐,復星顯得低調不少。此前,坊間多有傳言復星在申請設立民營銀行方面已早有布局。資料顯示,在金融板塊方面,目前復星集團旗下已有財險、壽險、再保險等保險公司、證券和基金公司,并投資了民生銀行,且在外灘建設了外灘金融中心項目。

  近日復星集團又有新動作。27日,復興國際公告稱,公司及其管理的一只基金已于3月26日以9850萬歐元收購德國BHF銀行19.18%股份,從而成為BHF的第二大股東。

  復星集團對民營銀行相關具體問題未進行更多的信息披露。此前僅對媒體表示,作為首批參與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的發起人之一,復星集團將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要求,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籌備申請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地產元老紛紛轉戰互聯網金融產業 將迎接金融時代
央行、銀監會同時發聲稱:互聯網金融產業應該嚴管
互聯網金融產業侵蝕存款 銀行將重裝布局“謀變”
互聯網金融產業沖擊已初顯 銀行活期存款占比普降
互聯網金融產業倒逼存款利率放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