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煤、焦炭、動力煤三大煤炭類期貨呈現連續反彈,昨日期價再度聯袂煤炭股大幅上漲。是否新一輪上漲周期已經開啟?對此,多數業內人士態度謹慎,對比期貨市場的火熱,低迷的基本面并沒有太多變化。
周二,國內商品多數上漲,煤炭類期貨漲幅居前。當日收盤,焦煤期貨主力1409合約上漲26元/噸至894元/噸,漲幅高達3%;焦炭主力1409合約收報1280元/噸,上漲31元/噸或2.48%;動力煤主力1409合約上漲1.36%收報538元/噸。與期價反彈相對應,三大品種持倉均有增加。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表示,對于焦煤焦炭而言,短期利空已消化,當前屬于季節性的需求旺季。因此,煤焦的反彈可以期待,但這并不是一個反轉。從3月下旬在太原調研部分煤焦企業的情況看,煉焦煤產業鏈對于當前市場依然悲觀。
以重點煤炭生產企業為例,山西焦煤集團焦煤庫存位于高位,銷售極為困難。企業已到了通過降低人員工資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地步,員工大面積降薪,工資降低30%~50%。不過,盡管經營困難,尚未看到山西大型煤企大面積停工的現象。
該分析師稱,今年由于各煤炭企業都有增產目標,導致上半年銷售壓力激增,庫存位于相對高位。與此同時,在煤炭價格臨近成本的情況下,國有煤礦企業習慣于采用以量換價的方式,來攤薄成本,這也加劇了近期現貨市場表現不佳。
寶城期貨分析師何曄瑋表示,目前除個別幾個小型鋼廠積極補庫外,大中型鋼廠大多都是以按需采購為主,需求端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利多,部分地區的焦煤焦炭價格甚至仍在被下調之中。而鋼廠在原料庫存方面,由于對于后市的悲觀預期,大多鋼廠和焦化企業的原料庫存均維持正常水平。
現貨市場方面,大秦線春季檢修開啟帶來的利好,或使環渤海地區煤價出現上漲,漲幅在10元/噸左右。秦皇島港口庫存572.29萬噸,環比下降4.09萬噸,持續回落數周,使得內貿煤供應壓力減小。不過,證券時報記者從幾家煤炭企業了解后發現,現貨需求同比往年依舊不振,下游采購意愿有限,由于煤炭二三季度是季節性淡季,業內對后市信心不足。
光大期貨唐嘉賓認為,近期焦煤焦炭期貨價格強力反彈約100元/噸,然而本輪反彈缺乏基本面支持。一方面,無論是焦煤還是焦炭現貨價格均仍處低位回落狀態,盡管近期鋼廠小幅囤貨,但總體而言,焦化企業出貨困難,庫存較高,開工率雖已明顯回落。同時下游鋼廠面臨鋼材庫存連續增長的狀態,表明下游需求啟動緩慢,對于原料缺乏大規模采購的實質意愿。因此,中短期來看市場依然維持低迷,目前期價的反彈更多地體現在經濟疲弱而產生的對于政策刺激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