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輕工紡織 >> 正文
國內棉價不斷高漲 棉企經營困難被迫轉型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4-9 15:46:34 用手機瀏覽

  國內棉價不斷高漲,使得棉企感到經營困難。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越來越多的棉企改變生產面料,轉型生產混紡產品。不過,產能過剩的化纖產品同樣分薄著紡織企業的經營利潤。生產仿棉纖維逸棉、再生纖維、生物基纖維和特種功能性纖維產品成為紡織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棉企轉型生產混紡

  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紡織經濟內在規律和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整個行業處于新舊增長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差異化產品和新興產品更受客戶青睞,生物基纖維的發展將給紡織面料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目前,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開始改變生產面料,逐步向混紡生產轉型。這主要是由于國內棉價居高不下,高額的生產成本令紡織企業感到經營困難。華潤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外銷部經理劉洪國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棉花價格過高增加棉企成本,使得棉企不得不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前棉企生產的棉布密度不高,因此利潤少,現在企業提高了棉布的密度,獲得的利潤也要高很多!斑是轉型為生產混紡產品更好。”一家棉企的負責人表示,企業原本生產純棉布料產品,但是持續過高的國內棉價使得利潤不斷下滑。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利潤,企業選擇生產混紡面料。

  化纖業面臨產能過剩

  過多的棉企轉型生產化纖產品,導致化纖企業由于傳統化纖產品產能過剩而出現供需失衡。大部分化纖企業感受了經營利潤逐步下滑!捌鋵,生產化纖產品利潤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大。”一家化纖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以前,生產化纖產品的企業并不多,企業之間的競爭并不大,而隨著國內棉花價格高漲,不少棉企開始生產化纖產品,生產企業增多了,競爭也就加大了,企業的經營利潤也下降不少。

  據有關媒體報道稱,PTA與PET產業鏈的產能壓力問題在整個紡織工業中具有典型性。滌綸纖維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石化產品中的PTA、MEG和PET,約占產品成本的85%。數據顯示,2012年及2013年我國PTA行業進入新一輪產能擴張高峰期,產能急速增長。2013年PTA產能全年仍維持在3300萬噸左右。2013年,我國聚酯產量達到3100萬噸左右。前瞻網資深產業研究員、分析師歐陽新周認為,長期來看,全球聚酯行業各環節預測供應量均將超過預測需求量。我國PET產能在2011年就已經超過PET的表觀消費量,產能開始出現過剩,未來PET產能過剩問題將進一步突出,滌綸纖維行業的議價能力將有所下降。據歐陽新周分析,PTA行業需要2~3年的時間方可消化如此多的新增產能。

  為了消化過剩的化纖產能及在眾多化纖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部分化纖企業開始生產不同功能的差異化產品。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仿棉纖維(逸棉)產品未來將會部分替代棉花產品。據了解,逸棉是由多家企業組成的聯盟開發的產品。逸棉在有些方面超過了棉花,在有些方面超過了聚酯纖維,這將是未來紡織企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生物基纖維的發展將給紡織面料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據了解,生物基纖維使用的原料是可再生植物,采用生物發酵的方法替代傳統的石化加工過程,是高性能與環?萍嫉囊环N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紡織業增速放緩 紡企加速布局東盟
我國棉花行業景氣度有所提升
今年紡織行業需適應新常態 謀求新發展
紡織業低增長:原材料成本等成主要壓力
經濟增速迎來換擋期 紡織業面臨“新常態”
紡織行業呈現穩中趨好態勢 產品創新力加強
“跳出國門”成為中國紡織企業必要出路
中國紡織業已步入深度轉型升級發展新常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