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需要“降準”來刺激嗎?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4-1 15:53:56 用手機瀏覽

  要不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可謂仁智互見。

  主張“降準”者理由有二:一是2月新增外匯占款1282.46億元,不僅較1月4373.66億元大幅減少3091億元,也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低。特別是,自3月17日人民幣(6.2222, 0.0100, 0.16%)匯率波幅由1%擴大至2%后,人民幣即期匯率盤中雙向波動加劇,且貶值預期加大。有人擔心,人民幣持續貶值,會導致熱錢流入動力減弱,外匯占款增長放緩。“如果某一個月,或者一兩個月出現外匯占款負增長,央行[微博]就必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庇杏^點認為。

  二是1~2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勢頭顯著放緩。表現為,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去年12月的9.7%下降至今年1~2月的8.6%,為5年來最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從去年12月的13.6%下降至1~2月的11.8%,為近10年來最低;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從去年的19.6%下降至1~2月的17.9%,為近12年來最低;1~2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82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比去年同期低1個百分點。最新公布的匯豐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數據更是跌至48.1%,創8個月新低。經濟數據不給力,讓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必須采取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繼續放水,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反對“降準”者的理由也很充分:過去幾年的經驗反復證明,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效果不可持續且越來越短。比如,2012年春開始的政策放松,只支持了大約為期一年的經濟反彈,之后在2013年春開始經濟顯著放慢。而2013年夏季開始的政策放松,則只支撐了為期不到半年的經濟反彈。不僅如此,降準和信貸擴張難以刺激經濟,反倒會使結構性失衡進一步惡化,甚至使資產價格泡沫繼續膨脹。

  出現截然相反的觀點并不奇怪。每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CPI下降,便有經濟學家開出“降準”藥方。去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其實,要不要“降準”,首先得看銀行體系流動性緊不緊,其次看“降準”有沒有用,有多大用。

  就前者而言,當前“我國貨幣市場利率保持波動下行行情,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較為適度”。在公開市場上,此前7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分別凈回籠資金480億元、400億元、700億元、1600億元、1080億元、4500億元和980億元,回籠力度總體溫和,銀行間市場各期限利率總體低位運行,月末利率雖略有上揚,但銀行體系流動性未因人民幣匯率波動出現異常。即便個別銀行出現資金緊張,那也是單個銀行流動性結構出了問題,并非銀行體系總體流動性緊張所致。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適度”,有助于“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

  就后者而言,“降準”(比如0.5個百分點)雖可釋放5150億元貨幣(以1月份各項存款103萬億元計算),但釋放出來的流動性(按照貨幣乘數5倍計算,理論上市場流動性將派生放大25750億元),流向哪里是個問題。目前,實體經濟低迷,資金需求并不旺盛,喊缺錢的要么是資金密集型的房企,要么是需要借新還舊、依賴信貸茍活的產能過剩企業,要么是地方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如果“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最終流向了這些地方,結果無非是,房價繼續上漲,產能繼續過剩,地方政府負債率繼續攀升。這不僅不利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也會加劇中國經濟運行風險。

  從目前貨幣當局的態度看,貨幣當局一方面繼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通過14天和28天正回購操作,適度提升對沖力度、更深層次鎖定流動性;另一方面正式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專門用于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同時下達全國支小再貸款額度共500億元。這種貨幣政策操作組合,透露出什么信息?

  不妨回顧一下2013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這樣一段表述:“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在金融創新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流動性閘門的調控和引導作用更加重要,要合理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多種工具組合,管理和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穩定預期,促進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痹谶@里,央行雖明確列示了“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三種貨幣政策工具,但為了更好地發揮“流動性閘門的調控和引導作用”,央行用的最頻繁的依然是更具靈活性、精準性的公開市場操作,同時輔之以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唯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沒有動用。

  為什么不動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

  一方面,動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將會使市場誤判為貨幣政策開始松動的信號,這不僅不符合“流動性閘門的調控和引導”目標,也不符合政府工作報告所確定的“貨幣政策要保持適度松緊,促進社會總供給基本平衡,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的政策取向。

  另一方面,與動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相比,貨幣當局目前看來更傾向于“寓改革于調控之中”。從今年1月20日央行在北京、江蘇、山東、廣東、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試點,由當地央行分支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到3月21日,央行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央行一直高度重視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的結合,通過調控與改革雙結合,使流動性得到更精準投放,使貨幣政策操作手段更豐富,使宏觀調控效果更顯著,使貨幣金融環境更穩定。

  目前,中國經濟對投資和債務的依賴還在上升,經濟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值得關注。在此背景下,繼續“降準”,將會延緩金融機構和企業去杠桿進程,影響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為此,有必要繼續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政策取向。而要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政策取向,就必須更多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組合,加強預期引導,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繼續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創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除非美國縮減購債規模,QE過快退出,引發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變化,進而使微觀經濟體資金鏈緊繃,系統性風險加大,中國經濟存在失速風險,否則,貨幣政策操作仍將會繼續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美經濟形勢反轉 ?中國對世界增長貢獻仍大于美國
2月份宏觀經濟指標集體下滑 分析稱仍然有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辯證的看待國民經濟頭兩個月穩中趨緩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是上限還是下限?
四理由可以支撐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平穩增長
19省份下調今年投資增長目標 投融資改革步伐加快
中國計劃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
以穩增長調結構為發展方向 大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