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鋼鐵有色 >> 正文
中國銅出口受限 短期國內過剩壓力難以緩解
來源:中國聯合鋼鐵網 時間:2014-3-26 20:36:24 用手機瀏覽

  3月份,受相關信用事件及人民幣持續貶值影響,“融資銅”啟動了去泡沫化進程。而融資銅“去泡沫化”帶來兩個方面的后果:一是套利空間縮減,融資銅不得不部分變現;二是不得不通過轉口或者出口來環節過剩的壓力。然而,內外比價、加工費、貿易升貼水、LME銅曲線結構、資金成本和LME倉儲新規等因素都制約了中國銅出口規模,短期國內過剩壓力難以緩解。

  從內外比價來看,截至3月21日,滬銅1406合約和LME三個月銅比價為6.97,銅正常進口虧損為2106元/噸,較3月中旬的3000元/噸以上的虧損有所收斂。

  銅產出有三種方式,我們測算了一下,除了來料加工的銅出口外,其他方式出口都是虧損的。以3月21日LME三個月銅收盤價6479.25美元為基價,如果是普通的銅出口虧損2174美元/噸;而來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不收取關稅,因此出口盈利為180.6美元/噸。

  然而,上面的出口單純是指運往保稅區倉庫。從比價和運輸途徑來看,國內銅冶煉企業可以很方便的通過進料加工手冊途徑將銅運至保稅區賣掉(視為出口),獲得保稅區升水和加工費盈利,以減少虧損。然而,對冶煉廠來說,并無動力將其貨拉至LME交割庫,因為這將增加成本,導致出口虧損,實際上銅出口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大量的銅滯留在保稅區倉庫,這導致保稅區銅庫存繼續攀升。一旦,后市比價修復,進口出現盈利的話,那么大量的保稅區銅將報關流入國內現貨市場,帶給銅價的是新一輪下跌。

  驅動銅從國內倉庫或者保稅區流向LME市場的一個重要條件是LME銅曲線呈現back結構,以及LME銅倉儲有優惠的措施。不然,國內銅很難逆向流向LME倉庫。觀察歷史數據發現,近年來中國銅出口已經發生過兩次:一次在2011年上半年,LME逆價差最高到每噸60美元,導致15萬噸左右的銅從中國流出,轉入LME庫存系統。其中不少被認為是來自上海保稅倉庫區;另一次是2012年上半年,當日LME現貨較三個月期貨的逆價差一度升至每噸114美元,2012年5月中國冶煉商在LME倉庫當月交割了10萬噸。

  因此,要引發更大規模的庫存重新配置,將需要以LME現貨溢價和倉儲上提供更大的激勵。實際上,我們觀察數據發現,2月26日,LME銅現貨較三個月期銅逆價差一度達到過78美元的水準。然而,由于歐美銅消費疲軟,海外機構存貨不足以導致LME銅現貨供應在很長時間內保持溢價的水平,3月21日,LME銅現貨溢價下滑至9.25美元/噸,LME銅曲線前端并沒有升向過去曾抵消中國吸引進口力量的水位。中國銅出口利潤并不能有確切的保障,反而在縮減,這打消了中冶煉商在LME倉庫交割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