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昨日的走勢與目前的制造業景氣度不太相稱,尤其是煤焦鋼產業鏈。雖然多項經濟數據均表現較弱,但因市場預期政府將會出臺穩定經濟政策,商品表現強勢。
昨日,經歷了多日的下跌之后,國內商品開盤后呈現強勢上漲,前期弱勢的黑色產業鏈品種一改頹勢,焦炭、焦煤聯袂漲停,鐵礦石尾盤也封住漲停。
此外,基本金屬銅、鋁、鋅、鉛全部收紅,其中滬銅領漲,漲1.41%報45890元/噸。能源板塊中,焦炭、焦煤聯袂漲停,動力煤也大漲2.67%;化工板塊橡膠、甲醇、玻璃、PTA、PVC、塑料漲幅均超1%,其中橡膠更是大漲3.85%報15510元/噸。
銀河期貨分析認為,估計還是與市場預期中國會出現維穩政策有關。在經過第一季度疲軟的數據后,市場對中國政策維穩的預期越來越大,今年的市場走勢和主導因素和去年很相似,因此未來是否會再現政策市成為關鍵。
作為經濟景氣度的重要指標,近期銅的表現并不太好。今年3月份以來,倫敦商品交易所(LME)銅跌幅接近8%,年初以來的跌幅更是達到13%,滬銅同樣跟隨LME銅呈現連續下跌趨勢。
事實上,制造業數據疲軟不僅僅影響了銅,還有煤焦鋼這一產業鏈。中國鋼鐵業協會表示,今年一季度可能是鋼鐵行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效益最差的一季度,現在才開始或真正進入冬天。企業普遍反映資金緊張,融資成本上升。
鋼鐵行業不景氣直接影響鐵礦石和焦煤。截至上周五,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1.1193億噸,環比增128萬噸,而高爐開工率仍只有78.23%,仍處于較低水平;上周北方四港進口煉焦煤庫存也維持在750萬噸的一年來高位。
上周,美銀美林除了下調銅價預期外,還將鐵礦石價格預估下調8.3%至110美元/噸,將煉焦煤價格預估下調14%至132美元/噸。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雖然港口鐵礦庫存連續創歷史新高至1.1億噸,但是鋼廠內鐵礦庫存天數已經跌至24天左右。有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因為鋼廠虧損嚴重,資金緊張,已經很難從銀行貸到款,過去2個月鋼廠主動開信用證進口鐵礦石,即使進口虧損也愿意,港口進口的鐵礦賣掉就能有現金,不然資金鏈斷了就得破產。而隨著人民幣近期的貶值,這種進口虧損的幅度在擴大。
不過,市場對政府將采取措施遏制經濟增幅下滑趨勢的預期正在不斷增強。
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對記者表示:“今年1~2月份,中國經季節調整后的經濟增速環比大幅下降至5%左右,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預計政府將加快投資項目的進度,而央行也將保持寬松的流動性,預計央行在上半年將保持更為寬松的流動性,央行近期將放松對銀行放貸的窗口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