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互聯網金融創新話題成為討論熱點。來自銀行界的代表認為互聯網金融缺乏監督,應該收緊監管;而更多的專家學者則表示,我國互聯網金融并不存在監管缺失問題,建言正確發展互聯網金融應該大力支持并鼓勵創新。
近年,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由于為用戶創造了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投資收益、更好地實現了普惠金融效果,受到越來越多民眾的追捧。目前,余額寶推出200多天,參與民眾已超過8100萬。
面對這一新生的金融服務業態,一些來自銀行界的代表卻擔心,互聯網金融存在監管真空,引發風險。不過,這樣的觀點受到眾多的專家代表反對,認為這是銀行為維護其制度優勢而妄下的結論,盡管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但這并不意味其發展過程缺少監管。
實際上,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督管理,監管部門一直沒有放松,甚至不比其它任何一個金融行業少。以余額寶為例,在誕生至今的264天里,相關部門就對余額寶進行了43次的監督指導,包括文件備案匯報、現場調研、現場檢查等各種形式,平均每6天一次。僅最近兩個月,央行、證監會、國家審計署等部門對余額寶開展的檢查、調研累計就達到19次。
這樣的“待遇”在我國金融服務業里面可謂罕見,也是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一個真實寫照。一方面體現了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互聯網金融是在一個有效監管范圍內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認為,在適當采取措施對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加以引導和防范的同時,要支持和容忍余額寶等金融產品的創新行為。而這也成為大部分專家學者的共識。
專家表示,目前世界范圍內尚未有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和規則,并非發達國家反應滯后,而是這本身就是發達國家對待創新的思想,即:在可控范圍內,讓一個創新充分發展,給其足夠的包容和發展空間,等監管部門對問題完全認識觀察清楚后,再出臺監管措施。這才是對創新的保護性包容性監管。
曾任全國人大財經委研究室正局級巡視員,是《證券投資基金法》起草工作組的首任組長的王連洲也認為,余額寶并沒有改變貨幣市場基金的金融本質,政府應賦予其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概括了互聯網金融五點發展意義:推動普惠金融、提升居民理財觀念、不會動搖銀行存款基礎、促進了金融市場完善和客觀上推動了監管制度的完善等。
事實上,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監管部門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3月4日,針對早前有評論員呼吁“取締”余額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不會取締余額寶。
而證監會近日也表態稱,余額寶是我國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產物。在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宏觀背景下,近期中國貨幣市場基金總體上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這對于滿足中小投資者理財需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發展普惠金融等,均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