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全國煤企利潤減少千億元 煤炭贏利前景不容樂觀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2-21 15:40:53 用手機瀏覽

  近日,煤炭行業上榜2013財富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公布了2013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分別是山煤國際、冀中能源、中煤能源和陽泉煤業。四家上市公司預計201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40%到65%。

  四家上市公司給出的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大都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煤炭市場行情持續疲軟,煤炭主業產品售價大幅度下降”。顯而易見,煤炭暴利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全國煤企利潤減少逾千億元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顯示,2013年煤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69.9億元,比上年減少1202.3億元,同比下降33.7%。

  除開頭提到的四家大型煤炭上市企業年度業績預減外,大同煤業預計虧損13.5~14.5億元,預計凈利潤最大變化幅度高達-2415.18%。緊隨其后的是2013年首虧的國創能源,預計凈利潤最大變化幅度為-2313.59%,虧損約6000萬元。

  另一家首度出現虧損的煤炭上市公司安泰集團預計虧損2.35億元。

  此外,鄭州煤電、兗州煤業、平莊能源、上海能源、愛使股份和寶泰隆等6家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最大下滑幅度均達到甚至超過90%。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曾表示,當前煤炭經濟運行遇到的困難既有宏觀經濟調整、國內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影響,也有近年來大規模投資、產能建設超前的問題,還有市場預期的因素;既有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煤炭產能過剩、煤炭進口持續增長的沖擊,也有我國能源結構優化、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斷提升的影響。

  稅費負擔加重煤企經營壓力

  2013年末,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公布了對20家煤炭企業近4年的煤炭稅費負擔情況調研結果,得出煤炭生產稅負占煤炭銷售收入的21.23%的結論,加上煤炭生產行政性收費占煤炭銷售收入的14.0%,煤炭生產稅費負擔占煤炭銷售收入的比率達到35.23%,遠遠高于我國的其他行業和國際同行業。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表示,20家煤炭企業中,煤炭生產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礦產資源補償費、礦業權價款、水土保持費、水利建設基金、土地使用費、環境治理保證金、可持續發展基金、煤炭價格調節基金、鐵路建設基金、港口建設費、征地遷村費、生態修復補償費、煤矸石排放費等。

  此外,20家煤炭企業“五險一金”的收費負擔占煤炭銷售收入的6.69%,煤炭生產企業用人多,工資成本占經費支出比重大,多數煤炭企業的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超過50%。雖然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煤礦用人數量并沒有減少。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調研組建議,擴大煤炭產品進項稅抵扣范圍,把煤炭資源和環境類支出按規定稅率實施進項稅抵扣,或將煤炭生產增值稅由17%恢復為13%,把煤炭產品增值稅實際稅負降到合理水平。

  煤炭贏利前景不容樂觀

  目前,業界普遍認為今年煤炭市場仍然維持較為寬松的局面,供給過剩的局面不會明顯改善,煤炭價格總體平穩,甚至仍有出現回落的可能。

  今年我國煤炭產量依然會繼續增加,煤炭供給依然會過剩。前些年煤炭形勢較好的大量投資所形成的煤炭產能已開始形成,對小煤礦進行的改造也大多完成,大量的產能將要釋放。去年下半年山西以同煤集團、山煤國際能源集團和山西焦煤集團為主的大型煤炭企業進入產能加速釋放階段,旗下很多煤礦今年將投產,今年煤炭產量超過去年已是必然。

  同時,由于煤炭行業產業集中度低,產量控制難以在全行業實現,因此也就必然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由于全國尤其是華北、華東地區近年來空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氣頻繁,使得政府壓縮鋼鐵、水泥行業、火電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不斷加大,而這些行業幾乎都是煤炭的下游產業,其產能的壓縮,必然造成煤炭需求的減少,從而使得煤炭過剩的問題更加突出。

  此外,今年煤炭進口量可能仍會大幅增加,從而對國內煤炭價格造成進一步的沖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發改委:將加大力度控制煤炭產能
上網電價下調再度提上日程 煤炭行業承壓后市看空
鐵路運費上調煤價再承壓 煤企恐難轉嫁成本或為此買單
煤電長協談判接近尾聲 煤炭行業今年有望企穩
國際煤價持續走弱 國內煤企無力挺價
中煤協:預計2015年煤炭業實現脫困依然艱難
2014煤炭行業政策分析及2015年行情走勢預測
合力救市:煤炭行業的“春天”或將臨?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