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顯示,由于發達經濟體復蘇加速,帶動全球經濟增長,2014年國際原油需求增長預計將加速。
報告預測,2014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將達9260萬桶,比此前預期增加12.5萬桶。2013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增長120萬桶,2014年預計將增長130萬桶。其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34個成員國2013年原油需求反彈,但今年將呈結構性下降;非經合組織成員國家2013年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的90%以上,2014年預計將占全球增量的100%。
報告還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經合組織成員國原油庫存日均下降150萬桶,為1999年以來最大季度降幅。2013年12月,經合組織成員國原油庫存已降至25.59億桶,比5年來平均水平還少1.03億桶。
國際能源署預計,發達經濟體需求增加但庫存減少,將造成市場供需緊張,油價高企,歐佩克需要至少維持目前的產量,以維持供需相對平衡。
針對原油庫存減少將造成市場供需緊張的觀點,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并不認同!拔铱床怀鍪袌龉⿷獣芯o張的跡象。經合組織的需求雖有反彈但增長緩慢,而非經合組織增長多快,還取決于其中占很大比例的中國。”林伯強告訴記者,去年6月美國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石油消費方面,以中國為引領的非經合組織成員國已超過經合組織成員國。
具體到地緣政治的影響,林伯強說,伊朗等其他中東國家局勢現在來看會比去年好一些,當然年初還不好做預判。美國的需求量在減少,而中國今年也不會有大幅度的需求增長,因此不會造成油價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