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化解鋼鐵、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18日,山東省政府對外發布化解落后產能的意見!跋慌⑥D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四箭齊發”,推進山東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山東省提出了化解過剩產能的5年目標。其中,在產能利用上,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輪胎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船舶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在能效水平上,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煉油、輪胎等行業,75%以上的主要產品單位能耗達到或超過國內先進水平。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消化一批過剩產能。鼓勵支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企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進行深加工,提高資源附加值,推進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檔次。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轉移一批過剩產能。產業空間布局上,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和青鋼環保搬遷項目建設,推動鋼鐵產能向沿海轉移。推進位于城市主城區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業搬遷或轉產。
鼓勵電解鋁產能有序向具有能源優勢地區或省外、境外轉移。推進煉油行業退城進園和向沿海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整合一批過剩產能。培植壯大龍頭企業支持山鋼集團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超大型鋼鐵集團公司。
鼓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煉油、輪胎行業龍頭企業對省內其他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嚴格控制產能規模,淘汰一批過剩產能。全面清理整頓違規項目。沒有開工的違規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對已開工但不符合產業政策、準入標準、環保等要求的違規項目一律停建。逐步提高產業準入的能耗、物耗、水耗、環保和技術等標準,形成倒逼機制,加快淘汰壓縮落后產能。濟南、青島、淄博、濰坊、日照等市嚴格限制鋼鐵、水泥、有色、煉油等行業的高能耗、高排放項目。
山東省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保障化解過剩產能目標的完成。比如嚴格準入,按照產業政策要求和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嚴格核發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品許可證。嚴格環保約束,對污染物排放超標企業實施限產、停產等措施。金融措施上,對不能按時完成淘汰壓縮落后產能任務、不能認真執行環保排放標準的企業,實行限制性信貸政策。
省政府將適時組織對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地方和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實行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完善舉報查處制度,鼓勵和引導社會參與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