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鋼鐵有色 >> 正文
產能新增迅猛 2014年鋁行業市場供需面進一步惡化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4-2-19 15:06:45 用手機瀏覽

  2014年國內電解鋁供應過剩局面的進一步加劇,與冶煉成本重心的趨勢性走低,仍將是推跌鋁價的核心所在。2014年期貨鋁價整體維持空頭思路,滬鋁的價格波動料在13000~15000元/噸區間下沿,價格重心較2013年將進一步下滑,也不排除破13000元/噸的可能。

  2014年主導鋁價的根本,不在需求,而在供應。2013年國內電解鋁的終端需求好于2012年,未來需求端的穩健增長依舊可以期待,但亮點亦是乏善可陳,因此,對于供給端的關注將更為重要。2014年中國電解鋁計劃新增產能依然龐大,且2013年新投的產能也在2014年進入集中達產期,這將令鋁價持續受到供應過剩的利空打壓。加之,西北地區低成本產能在全國占比的不斷增加,亦將令國內電解鋁的冶煉成本重心出現趨勢性下移。與此同時,“階梯電價”、LME倉儲新規以及印尼的禁礦令,都無法在中短期內令國內電解鋁供應過剩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反而在拉低成本、加大進口等方面,令2014年電解鋁的供需面進一步惡化。

  2013年鋁價前高后低

  2013年,鋁價前高后低,疲態盡顯。截至2013年12月16日,以結算價測算,2013年全年滬鋁指數跌幅在8.1%,自年初的15400附近跌至年末的13900下方。滬鋁跌幅在有色板塊中位居榜眼,僅次于滬銅滬銅指數跌幅11.0%,高于滬鋅及滬鉛其分別下跌2.9%和7.7%。同期,倫鋁表現同樣疲弱,截至12月16日收盤,倫鋁全年跌幅在13.2%,自年初的2100附近跌至年末1750附近。

  2013年的鋁價跌勢深重,除了在5~6月和9~10月因季節性消費支撐,出現短暫反彈外,其余時間基本保持了承壓走低的趨勢。即便2013年上半年,國儲收儲與鋁廠減產并行,亦未能對鋁價形成明顯提振。隨著下半年西部產能再度放大,鋁價漫漫熊途重啟。

  在經歷痛苦漫長的財政緊縮去杠桿化過程之后,歐洲各國在歐債危機的治理上已經結束了之前的混亂與分歧,轉而逐漸在“緊縮與增長再平衡”上達成共識。在歐洲央行兩度降息之后,2013年歐洲經濟終于在第二季度實現了正增長,其制造業PMI自7月份突破榮枯分界線之后,已經連續五個月維持在50點以上。

  另一方面,歐洲重債國“退歐”風險銳減、信心逐步改善。由于重債國和國際機構的共同努力,歐盟五個受援的重債國中,愛爾蘭和西班牙已經退出或者即將退出國際機構的救助計劃,而希臘、葡萄牙和塞浦路斯三國雖然仍在接受國際救助,但基本風險已經可控。雖然歐洲經濟復蘇步伐加快,歐債危機有一定的緩和,但未來歐元區經濟增長與恢復財政平衡之路仍將面臨重重困難。歐洲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的頑癥依然存在,失業率高企、通縮風險加大等問題日益突出,且短時間內仍難以解決。

  在三輪量化寬松的助推下,2013年美國經濟從消費、投資到出口,正在全面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并且這一輪的增長正變得更加堅實且可持續。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三季度GDP增速終值上調至4.1%,創下了近兩年來最快增速,這也是自2009年美國經濟開始復蘇以來,該指標第二次突破4%。

  同時美國失業率已下降至7%,生產性企業持續擴張并增加庫存,這進一步印證了美國經濟的走強。但12月美聯儲宣布開始削減QE,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恐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

  2013年的中國經濟,依舊處于增長下移的過程之中,內生增長動力疲弱,房地產資本化紅利與加入WTO紅利正逐漸消散,投資、消費、出口并駕齊驅的三駕馬車舉步維艱。數年來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使得投資規模接近極限,進而衍生出產能無法消化、資金成本居高不下、債務杠桿過高等一系列問題。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可能進一步降低,中國經濟將負重前行,充滿挑戰。

  產能新增迅猛消費穩健

  2013年,伴隨著新疆等地新建電解鋁產能的集中釋放,截至年末,中國電解鋁已建成產能達3164萬噸,較2012年同期2523.6萬噸大增25.4%,遠高于2012年增速約13.4%。2013年新建成產能接近640萬噸,亦創下2008年以來的同比最大增幅。2013年新投產產能超過400萬噸,并有近9成集中在新疆、青海、內蒙古等西北地區。分地區看,作為傳統電解鋁生產大省的山東與河南,其產能占全國的份額正趨于走低,而2013年西北七省區的比重則進一步提升至52%,半壁江山已去。其中,新疆崛起迅速,目前的產能規模已躍居全國第二。

  在新建產能的集中投放下,2013年1~11月中國電解鋁累計產量達2011.5萬噸,累計同比增長10.8%,其中11月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至195.4萬噸。此外,氧化鋁產量增長顯著快于電解鋁,1~11月累計增長17.4%,累計產量4070.4萬噸,按照1.93:1生產比例核算,2013年電解鋁的直接原料—氧化鋁供應寬松依舊。

  2013年,鋁的終端消費表現不俗,尤其是房地產和汽車的增長要顯著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但電力電纜的產量增速出現下滑。

  作為國內電解鋁第一大終端消費,房地產業對鋁的消耗每年基本可占到電解鋁總需求的4成左右。中國的房地產自2012年年中觸底反彈以來,房價越漲越高,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及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均高于2012年水平。其中,2013年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7.74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9.5%,高于2012年同期的16.7%;房屋新開工面積18.11億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11.5%,2012年下降7.2%;商品房銷售面積11.08億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20.8%,顯著高于2012年同期的2.4%。不過,2013年1~11月,房屋竣工面積6.94億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僅在2.5%,低于2012年的14.1%。

  由于建筑鋁型材的消耗多在房屋竣工環節,因此2013年實際對于建筑鋁型材的消費增長并未強于2012年。不過,由于投資、新開工以及商品房銷售增速喜人,市場對于房地產整體前景仍然保持樂觀。從2013年11月房屋施工面積增長的強勁表現,以及商品房期房數量的繼續摸高,我們認為,即便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幅度亦不會過大,整體穩健的增長態勢仍然可以期待,這也將持續支撐鋁型材的需求。

  與此同時,2013年汽車的表現顯著好于2012年同期。2013年1~1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累計在1998.9萬輛和1986.0萬輛,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4.3%和13.5%,遠高于2012年同期的4.5%和4.0%,亦高于2011年同期的2.0%和2.6%。此外,2013年電力電纜表現不佳,同比增速有所下滑。

  2014年,我們認為整體需求端的增長不會出現顯著的褪色,整體穩健增長依然可以期待,但亮點亦難覓。不過,外部需求或因海外經濟復蘇,較2013年增長更快,鋁材出口增加對國內需求也具有較強的提振。

  鋁錠庫存外強內弱

  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國內外鋁錠庫存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變化,海外LME鋁庫存持續攀高,而中國現貨鋁錠的庫存則在全年2/3的時間里始終保持著下滑的態勢。

  據上海有色網SMM數據,2013年年初,包括上海、無錫、杭州、南海四地在內的現貨鋁錠庫存規模在94.5萬噸,在4月中旬攀升至年內峰值131.7萬噸之后,即不斷走低。截至2013年12月下旬,四地鋁錠庫存已經降至50萬噸附近。與此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庫存同樣經歷了一波大幅下滑,自年初的44.7萬噸降至年末的19.1萬噸。而同期,LME庫存比年初增加了4.8%,自521.7萬噸繼續飆升至546.8萬噸的歷史峰值。

  2013年國內現貨鋁錠庫存之所以大幅走低,除了終端消費好于去年之外,鋁廠鋁液生產比重的持續加大,亦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據了解,2013年諸如河南等地鋁廠鋁液的生產比例一般可占到60%~70%,較去年水平高出5~10個百分點。鋁液就近提供給鋁廠周邊的下游加工廠,這就容易造成非鋁廠周邊的下游加工廠用鋁緊張,不得不向上海、無錫這些地區的貿易商采購。因而,表觀上看,2013年四地鋁錠庫存在持續走低,然而這并不代表供應出現了短缺。由于2013年的鋁價同樣也在走低,國內鋁錠庫存與鋁價之間,原本是負相關的庫價關系,呈現紊亂。

  而海外,盡管LME庫存持續走高,海外現貨鋁錠的升水同樣攀高,顯示現貨鋁錠供應緊張。海外鋁庫存未能實現和價格的負相關,主要與LME鋁倉庫中高比例的融資交易鎖定相關。自海外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寬松的貨幣環境致使國際鋁市場融資期現套利行為盛行,使得原本應該流入現貨市場的供應被人為剝離,鎖在了LME倉庫中,因而實際的影響反而是供應的縮減,而不是供應的增加。這同樣導致了如今的LME庫存變動,與價格的負相關幾無關聯。

  我們的觀點是,2013年不論是國內庫存的走低,還是LME庫存的上升,庫價關系在如今的鋁市場中表現混亂,我們不應以庫存的趨勢變化來判斷未來價格的方向。不過,由于2014年LME倉儲新規的執行,加之未來幾年歐美經濟復蘇的不斷增強,利率水平的抬高,終將使得鋁融資變得無利可圖,我們期待LME鋁市場上的庫價關系得到重整并修復。這也意味著,LME前期因融資交易積累下的高庫存,遲早會成為未來鋁價的“堰塞湖”。

  計劃新增產能依然龐大

  2013年,盡管中國鋁市場經歷了兩輪浩浩蕩蕩的鋁減產和國儲局的收儲,合計縮減規模近170萬噸,甚至高于2010年下半年節能減排的數量,然而鋁價依然沒有起來。此舉反而刺激了更多新產能的建設與投產。2014年,中國電解鋁的過剩之殤,仍揮之不去。根據上海有色網SMM目前已知數據,未來一年,國內還將新建464萬噸電解鋁項目,規模依然可觀。加之2013年新建新投的產能將在2014年陸續達產,供應的壓力堪重。

  2013年的鋁減產之所以未能提振價格,我們認為其關鍵在于,市場在“鋁廠減產”如何影響價格的預期上做了修正,這體現在兩點:第一,鋁廠減產并不能顯著降低整體的實際供應規模,反而會通過誘使新增產能加快投產,令整體供應維持高位;第二,舊產能淘汰、新產能增加的同時,也是低成本產能對高成本產能的替代過程,從而令國內電解鋁的成本重心下移,成本對價格的有限支撐被削弱。

  而伴隨著平均成本重心的下移,供應的壓力亦會加重。按照國內電解鋁冶煉商一般的生產規律,如果當前噸鋁的虧損值小于“其他費用”也可看作是固定成本,包括工人工資、設備折舊、財務費用等的固定支出,企業將傾向于堅持生產。而國內的“其他費用”大約在1200~1800元/噸附近。2013年一季度盈虧曲線自谷底反彈后,噸鋁的虧損值逐漸,這可以視為冶煉商承受虧損的能力隨著盈虧曲線的走高而增強,同時也意味著冶煉商能夠忍受價格的下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繼續生產。

  除了西北地區低成本的新產能不斷釋放之外,2013年高成本的舊產能淘汰也是平均成本走低的重要影響因素。而2013年12月下旬,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出臺的《關于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將再成鋁冶煉成本下移的推手。

  按照此通知,從2014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即根據電解鋁企業上年用電實際水平,分檔確定電價。據上海有色網粗略統計,受此政策影響的電解鋁產能接近300萬噸,約占到全國總產能的10%。尤其是13800千萬時以上的產能,電力成本將因此增加1100元/噸以上,如此高昂的成本增加,無疑會加快這部分舊產能的淘汰。

  對此,我們的觀點是,“階梯電價”政策的本意原在于化解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然而在2014年新增產能持續釋放的背景下,整體供應恐怕依舊保持高位,過剩格局難以撼動,電解鋁的成本重心倒是有可能因為高成本的舊產能退出市場,低成本產能的比重提升,進一步被壓低。

  LME的倉儲新規將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執行,然而根據我們對新規中“基于入庫率的出庫規則”研究發現,LME新規對高庫存的削減作用,要到2014年8月之后才會逐漸有所成效。

  就目前的LME金屬庫存而言,鋁庫存規模最大,截至2013年12月下旬,LME鋁庫存逼近550萬噸,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LME的鋁倉儲生意火爆,低利率和正向市場結構令融資套利者獲利頗豐。然而,在LME倉儲新規下,美國底特律、荷蘭弗利辛恩等地的鋁倉庫將直接面臨高庫存的流出,若其中大部分都進入現貨市場,而不是轉移到其他非LME的倉儲地,那么目前海外高企的現貨鋁錠升水有可能出現大幅下滑,這直接的結果將導致國內進口鋁錠價格走低,刺激進口放量,從而加劇國內供給過剩的局面。

  2013年,根據CRU數據顯示,中國電解鋁產量在2435.6萬噸,同比增長9.7%;消費在2390.5萬噸,同比增長10.3%,CRU消費增長快于供應,2013年供需平衡為過剩46.7萬噸,較2012年過剩78.9萬噸大幅縮減。對于2014年,在CRU基礎上,產量和消費增速預估均在12%,且進口可能受到LME高庫存流出影響,應較2013年有提升,估算得到2014年的供需平衡在過剩85.5萬噸。

  根據國內機構數據,2013年中國電解鋁產量在2203萬噸,同比增長10.8%;凈進口24.3萬噸,同比下降38.2%。庫存數據根據上海有色網國內四地庫存數測算,由于鋁水生產比例上升,鋁錠庫存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因此按照產量加上凈進口,再減去庫存下降的量,得到2013年的消費量在2266.1萬噸,同比大增14.4%。對于2014年,基于國內數據,我們預計產量增速在12%;進口同樣受到LME新規影響,凈進口規模大約在36萬噸。此外,對于SMM四地庫存數,由于2013-2014年兩年新建產能釋放預期較快,預計庫存數將重新回到45萬噸的增量,與2012年基本持平。由此得到2014年消費規模大約在2458.7萬噸,過剩量在45萬噸,亦顯示2014年國內鋁市場的供應過;驅⑦M一步惡化。

  2013年,國內電解鋁的消費整體好于2012年,然而這并不是主導鋁價的關鍵。2014年,供應端依然是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焦點。2014年電解鋁供應過剩局面的進一步惡化,是大概率事件。即便落后產能淘汰將持續,即便印尼禁礦令在2014年1月確定執行,禁令的持續性仍值得我們懷疑,而2014年新增產能規模的龐大,以及2013年已建成產能的集中達產,都將使得2014年中國電解鋁的過剩格局穩如泰山,并有不斷加劇之勢。與此同時,伴隨著西北地區低成本產能在國內總產能中的比重持續上升,中國電解鋁冶煉成本的重心面臨不斷下移的風險。產能與成本此二者,是2014年壓制鋁價的核心所在。

  對于2014年期貨鋁價全年保持空頭思路,預計價格波動在13000~15000元/噸區間下沿,亦不排除破萬三的可能。一季度恐有一波顯著下挫過程,跌至13000附近可適當觀望,若二季度價格止跌反彈,建議在14500~15000附近空單介入,再加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供應過剩局面緩解將帶動油價回升
供應過剩令原油熊途漫漫
過剩困擾石油市場 油價醞釀新跌勢
國際原油下半年供應繼續過剩
OPEC打響份額保衛戰 全球油市將陷30年供應過剩期
專家談鐵礦下跌局勢:為鋼價走低提供了新空間
棉花期價沖高回落 供應過剩預期未有緩解
今年全球煤市過剩將超1000萬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