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兩年來煤炭價格一路走跌,煤炭業上市公司前些年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從2013年煤炭行業全年業績來看,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顯示,2013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比上年減少1202.3億元,同比下降33.7%。
從煤炭業上市公司的情況看,Wind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8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中,有22家在2013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占比接近八成;其中業績預警類型為“預減”、“略減”和“首虧”的分別為17家、3家和2家,業績預增的只有金瑞礦業一家,實現扭虧的共5家。
28家上市煤企中,業績變動幅度最大的是首度虧損的大同煤業,預計虧損13.5億元-14.5億元,預計凈利潤最大變化幅度高達-2415.18%;緊隨其后的是2013年首虧的國創能源,預計凈利潤最大變化幅度為-2313.59%,虧損約6000萬元;另一家首度出現虧損的煤炭上市公司安泰集團預計虧損2.35億元。
此外,鄭州煤電、兗州煤業、平莊能源、上海能源、愛使股份和寶泰隆等6家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最大下滑幅度均達到甚至超過90%。
值得一提的是,兗州煤業2013年三季報顯示,2013年1月至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4.6億元,同比下降1.5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5.89億元。其中,兗州煤業的匯兌損失仍然高達20.3億元,主要原因是去年三季度,澳元對美元的匯率有所回升。
唯一一家業績預增的金瑞礦業在1月20日公告稱,預計201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0%-120%。據悉,2012年金瑞礦業凈利潤為1157.6萬元。對于業績預增的原因,金瑞礦業表示,主要是因為2012年12月公司將連續虧損的化工分公司碳酸鍶業務相關資產出售給控股股東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后,公司碳酸鍶業務的虧損額減少。
另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完成37億噸左右,首次由年均增加2億噸降至5000萬噸。消費方面,全年消費量達36.1億噸,增速降至2.6%。庫存方面,2013年12月底,煤炭企業存煤約8400萬噸,同比增加70萬噸,比2011年同期增加約3000萬噸,重點煤企存煤8159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進口量方面,全國進口煤炭3.27億噸,出口751萬噸,凈進口量達3.2億噸,比2012年增加4000萬噸左右。
在企業經營方面,數據顯示,2013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4.56%,其中大型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1.1%,行業利潤同比下降38.8%,應收賬款3334億元,同比增長10.44%,環比減少13.69億元,企業負債率63.05%,同比上升2.9%。
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曾向媒體表示,2013年全國煤炭市場繼續呈現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預計2014年這種情況也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