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海運公司賺翻了!全球航運業利潤或將暴漲5倍!
來源:央視網 時間:2022/1/23 21:00:39 用手機瀏覽

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海運市場持續火熱,國際港口擁堵,集裝箱一箱難求,海運價格更是持續飆升。而風口浪尖的海運公司們則是利潤大增,行業工資也水漲船高。

1

利潤大增!

有海運公司年終獎高達平均月薪40倍

近期,臺灣地區最大航運公司長榮海運向員工發放年終獎,據當地媒體報道,獎金額度平均高達月薪的40倍。

報道稱不少員工看到賬戶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看錯了,從沒見到這么多錢!以一名月薪6萬元新臺幣的員工為例,到手的年終獎高達近240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5萬元,普通專員也能達到150萬元新臺幣的年終獎,約合人民幣35萬元。一時間海運行業的年終獎成了全網羨慕的焦點。

借著全球海運市場的東風,產業鏈上各大公司賺得是盆滿缽滿。1月14日,全球海運巨頭馬士基集團預計上一年度實際利潤將達到2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5億元);中遠?(18.290, 0.11, 0.61%)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675.9億元,同比飆漲1651%;中集集團(16.590, -0.31, -1.83%),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87.99億元,同比大增1161%。

賺錢的遠不止海運公司,2021年在遭遇“世紀大堵船”、疫情反彈、員工缺少等困難背景下,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年收入仍刷新了歷史紀錄,達到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億元),同比增長12.8%。

事實上,“世紀大堵船”之后,運河貿易并沒有受到持續影響,交通量不降反升,相關部門正在積極開發航道。近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已將2022年價格上調6%,以應對航運的巨大需求。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航運業預計利潤將創下新的歷史紀錄,超過1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29億元)。2020年這一數字僅為2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4億元),同比大漲近5倍。

2

運費瘋漲 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被迫用“大招”

2021年是全球海運行業的黃金時代,但同時也可能是不少外貿企業的至暗之年。成倍翻漲的海運價格、擁堵的港口,令外貿企業頭痛不已。

1月13日,一輛集裝箱卡車停在廣東佛山一家樂器外貿企業門前,這是大家盼了很久才盼來的一只空集裝箱,時隔兩個月,倉庫里的樂器終于能坐船出海奔向客戶了。除了一箱難求,成倍跳漲的海運價格更是近期外貿企業的普遍痛點。

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顯示:近期,東南亞國家航線運價已達歷史最高水平。

新加坡某物流公司工作人員:新加坡一個集裝箱的價格可能翻了3到5倍,甚至有一些路線可以到10倍。

為節省成本,外貿企業各出奇招,動用各種幾何學、物理學知識,只為一次多塞幾箱貨,一家企業的員工甚至用上終極大招,千斤頂。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顯示,過去一年,從亞洲到北美航線標準運費同比上漲6倍,其中上海到洛杉磯最高報價同比暴漲近12倍。

運費之外,更令人頭疼的還有堵船。中國人梁亮在美國洛杉磯港口做進口批發生意,他的貨大多都是從中國進口的衣服和玩具,一天一變的海運價格令他每天都很焦慮。

安迪·伊是新加坡一家物流公司的執行董事,由于港口擁堵,貨物常常不能及時裝卸,盡管專門安排20多個員工隨時待命,也無法保證貨物準時到達。

2021年12月新加坡港再次陷入擁堵,船舶等候時間從之前的2-3天延長到7-10天。美國港口的擁堵也遲遲不見好轉。

聯合國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23年之間,高昂的海運價格預計將使全球進口物價最多上漲11%,消費物價平均增加1.5%。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際貨代分會會長 康樹春:一箱難求和一箱萬金的形勢,對于國際貿易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抑制,會讓整個貿易市場萎縮,可能未來會出現一個長期的冰期。

3

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今天(16日)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隨著運力不斷增加,全球海運業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2022年1月5日,位于瑞士日內瓦的地中海航運公司,正式超過丹麥馬士基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班輪公司。目前地中海航運總運力已超過400萬標準箱,占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的17%。

伴隨著運價漲漲漲,一年以來,全球各大航運公司也在不斷買買買。2021年11月5日,長榮海運宣布從江南造船廠訂購兩艘24000標準箱運力箱船,每艘價格在1.4到1.6億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8.9億元到10億元,預計三年內交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際貨代分會會長 康樹春:運費增加了,所以在眼下的情況下存在一個暴利時期。利益的驅使下,現在增加大量的造船買船的現象。

同樣火熱的還有集裝箱制造業。近期,上海一家大型集裝箱制造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公司實現第一個集裝箱100萬用了6年的時間,而突破500萬個集裝箱僅用了2年的時間。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約32.8萬余家集裝箱相關企業,2021年新增注冊近7.8萬家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61%。不過海運行情全球火爆的當下,一些冷靜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際貨代分會會長 康樹春:國際貿易總量2022年大概會達到124億噸。由于2021年巨大利益,很多船舶公司在買船造船,新增訂單量增加了94%到95%,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難以消化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瘋狂的航運業,何時才能降溫?
航運業對漲價麻木 而如今更要命的是海運延誤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