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默默地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背負著沉甸甸的責任,每天徒步幾十公里,用腳步丈量大自然,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忍受著寒冬酷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群無名英雄就是時刻守護著“地球之肺”——廣袤大森林的護林員。盡管護林員們一刻不停地行走,盡可能多地排查隱患,但因林區復雜程度高,巡邏難度大,即便是24小時不間斷地巡視,也依然難以顧及整片林區。
在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5G已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讓護林員們多一些輕松、少一些艱辛,安全、從容應對森林火災隱患?中國移動硬核打造了5G“護林員”。這是中國移動基于5G,面向數字林業應用場景,重力推出的集納了5G云監控、5G云廣播、和對講、5G網聯無人機、5G智媒產品等“天、空、地”一體化森林防火監測產品,讓森林管理變得簡單起來、更加安全。
5G助力森林防火管理模式轉變
浙江移動聯合瑞安市國土資源規劃局、瑞安市錦湖街道,打造了集云山森林防火監控系統。該系統依托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的優勢,基于5G+信息化技術,實現從“人防、物防”管理模式向“5G防”的轉變,成為森林防滅火的“千里眼、順風耳”。該系統不僅具備火點監測、火情管理等功能,還能夠全天候、全方位、全角度、遠距離,以高清晰度圖像方式大范圍監控森林資源,并實時傳輸到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實現防火工作人員在室內對野外的遠距離集中監控,還能對現場救援人員進行統一指揮調度,跨部門協同作戰,有效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在山東聊城高唐縣清平林場,山東移動助力安裝的林區溫度與濕度智能檢測系統正在流暢運轉,依托移動5G網絡、5G終端即拍即傳等設備,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林業執法人員及護林員通過智能手機,實時觀看林區溫濕度情況,實現對林區防蟲作業進行科學指導,同時基于大數據精準分析實現有效排查林木盜伐,有效解決林場管理難題。
5G為森林防火帶來溝通聯絡變革
在安徽宣城馬頭祥景區,有這樣一套“大喇叭”:它能每日定時播報,向廣大市民和游客宣傳森林防火相關知識,它可配合景區視頻監控,捕捉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景畫面,為景區管理人員提供最快捷的預警信號。這套“大喇叭”就是由安徽移動為馬頭祥景區量身打造的25套云廣播。在中國移動5G網絡的加持下,實現數據的高清傳輸,護林員在監控中心運用5G云廣播能及時監督和制止危害森林安全的行為。
在內蒙古,內蒙古移動根據地域廣闊特點,以及防火指揮員及護林員的實際通訊需求,在“大喇叭”云廣播的同時,還實現了“一對一”“一對多”通話。內蒙古移動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提供242臺“和對講”,用于防控防火應急指揮和日常辦公,開啟“互聯網+”工作模式!昂蛯χv”即按即講,對講不受距離限制,滿足了護林員快捷溝通、快速部署、多方調度的通話要求,為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極大幫助。
5G為森林防火帶來巡檢滅火“神器”
四川省森林覆蓋面積廣,地理環境復雜,多處地勢險峻,這給森林守林員帶來了沉重的工作負擔。為緩解這一情況,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打造的5G網聯消防無人機,成為保護森林的衛士,在森林巡檢、救援、災情勘測中發揮作用。
5G網聯無人機可掛載專業攝像和紅外探測設備,全方位偵察災區信息,將影像信息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到指揮部。同時,根據5G網聯無人機測繪到的數據信息,利用AI圖像算法,進行熱力分析,能快速輸出火場動態勢圖,輔助救援工作,為森林消防滅火提供解決方案,協助開展滅火工作。
5G為森林防火帶來宣傳方式革新
“不帶火種進山,不在林內燃放煙花爆竹、不在林區用火把照明……”近日,山東淄博市民王先生撥打電話時,在手機呼叫界面看到了中國移動山東公司助力打造的以森林防火為主題的5G智媒產品。
基于中國移動5G網絡和大數據能力,在呼叫振鈴階段,該產品向發起呼叫的手機用戶精準推送森林防火九項注意事項短視頻及“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的理念,覆蓋精準、傳播廣泛。在5G網絡的助力下,監控中心可及時抓取呼叫用戶并精準推送短視頻,相比較傳統宣傳產品而言,5G智媒具備龐大用戶流量、大數據資源以及專業內容制作等優勢。
憑借著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等特點,中國移動促進5G融入護林大業,提出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新系統,面向林業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加快建設“科技護林”,打造“天、空、地”一體化森林防火監測,實現現場救援人員統一指揮調度,跨部門協同作戰,不僅有助于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更推動數字林業的發展邁向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