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平抑大宗商品價格 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2021/6/5 23:21:05 用手機瀏覽

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只要積極行動、綜合施策、科學應對、形成合力,消除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預期,穩定企業經營信心,就一定能夠穩住國內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這個大局,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克強總理近期在浙江考察時,與十多家制造業企業負責人交流,了解上游原材料價格變化等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他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僅給大中制造企業帶來過多壓力,而且會影響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向下游傳導還會影響消費,要用好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等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加強市場調節,努力減緩價格上漲向下游傳導。企業也要注重挖潛和創新緩解成本壓力、提高競爭力。

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持青山常在、生機盎然,從中央到地方在降成本方面實施了不少具有針對性的舉措,成效很好。今年,持續發力“降成本”,為市場主體紓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從九個方面提出19條舉措,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運營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未來,降成本成果更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金屬、能源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明顯,對我國產生了輸入性壓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持續上行。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8%,漲幅比3月份擴大2.4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9.1%,漲幅比上月擴大3.3個百分點,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約6.76個百分點。毋庸諱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壓力確實抬高了制造企業的成本,而且在一些行業的表現還比較明顯。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這種壓力會嚴重影響已經取得的降成本成果,進而影響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成效。如果這種輸入性壓力通過價格傳導抬高了最終消費品價格,還會影響消費需求持續向好的趨勢。因此,平抑大宗商品價格,減緩乃至阻斷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向下游傳導,尤為迫切。

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家層面高度關注、積極應對。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大宗商品進出口和儲備調節,推進通關便利化,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保供穩價能力。5月23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對大宗商品價格加強監測和監管。

對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需要正視,但不必恐慌。這一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多個暫時性因素決定的,比如一些國家和地區疫情再次暴發、國際市場流動性釋放等,不具備長期持續上漲的基礎。此外,我國具有充足的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強大的國內市場潛力、齊全的制造業門類,以及較強的市場自我調整適應性。只要積極行動、綜合施策、科學應對、形成合力,消除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預期,穩定企業經營信心,就一定能夠穩住國內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這個大局,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高善文: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趨勢及政策應對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 中國官方出手“降溫”
國務院常務會議: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
外匯局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收支總體狀況是健康的
10月大宗商品價格再度下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