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5月份,三大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上,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環比“一降一升”,我國經濟總體繼續保持平穩擴張。
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0%,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5.2%和54.2%,比上月上升0.3和0.4個百分點。
對此,機構和業內人士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行以及外需有所放緩或是影響5月制造業PMI增長放緩主因。非制造業方面,建筑業擴張動力增強以及服務業恢復勢頭不斷鞏固,使得非制造業PMI保持在高景氣區間。
制造業PMI降幅明顯收窄 穩定擴張勢頭不變
5月制造業PMI延續了下降的趨勢,但降幅明顯收窄,保持在榮枯線以上。此外,制造業PMI生產指數為52.7%,較4月回升0.5個百分點(4月較3月下降了1.7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擴張力度有所增強。
中信證券分析師程強認為,本月PMI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回落幅度符合季節性平均水平,制造業景氣基本穩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月需求有所波動,導致產需缺口再現擴大。兩方面因素可能構成當前供需循環不平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工業品價格快速上行,成本高企或擾亂了中下游企業的生產安排,另一方面在于制造業方面的海外需求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預計總量政策仍將持續呵護需求穩步復蘇,直至經濟的內生動力修復至正常水平。
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旭認為,當前生產指數回升明顯,強勢出口對制造業生產有支撐。數據顯示,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制造業為10.3%(兩年平均增速為7.6%),制造業生產維持在較高水平。另外,我國制造業產品的需求中,外需是重要的一環,制造業生產的旺盛與出口的強勁是相互印證的,這一情況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基本得到延續。4月我國出口增速為22.2%(人民幣計價,比3月提升1.5個百分點),維持在較高水平。
“季節性因素疊加原材料漲價抑制了中下游企業增產意愿,5月份制造業PMI出現回落,但疫苗接種提速下,國內需求修復加快、企業利潤改善等支撐了整體生產,5月PMI波動幅度較小,連續15個月高于臨界值,穩定擴張勢頭未變!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李沫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5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景氣度持續上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高技術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上升,為55.2%,位于較高景氣區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高技術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高位景氣區間,為61.5%;同時,從業人員指數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1.0%以上的擴張區間,表明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用工持續增加,對未來市場發展信心充足。
非制造業擴張力度加大 市場預期保持樂觀
5月份,非制造業PMI為55.2%,較4月上升0.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保持在高景氣區間。業內普遍認為,從行業看,建筑業是非制造業PMI波動較大的主因,服務業活動指數有一定韌性,說明服務業恢復態勢穩定向好。
趙慶河分析,隨著疫情精準防控持續發力顯效,服務業恢復勢頭不斷鞏固。5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年內均值1.1個百分點,運行總體穩定;新訂單指數高于上月0.7個百分點,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4個月位于高位景氣區間,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保持樂觀。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上月2.7個百分點,生產活動有所加快;從市場需求和用工情況看,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分別高于上月1.4和2.0個百分點,表明企業新簽訂工程合同量明顯增加,勞動力需求上升,建筑業擴張動力增強。
程強認為,非制造業PMI較前值加快了0.3個百分點,主要受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攀升所帶動,本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1%,高于上月2.7個百分點,重返高景氣區間。且從結構指標中觀察,反映需求和用工的指標均環比改善,表明建筑業市場擴張動力持續增強。
“今年以來,1至5月份非制造業PMI與前一月相比,分別變動-3.3、-1、4.9、-1.4、0.3個百分點,波動明顯;而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與前一月相比,分別變動-0.7、-5.3、7.6、-4.9、2.7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建筑業指數(1106.115, 0.00, 0.00%)的波動是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波動較大的主因!睆埿癖硎。
東吳證券分析師李勇認為,隨著疫情精準防控持續發力顯效,服務業恢復勢頭不斷鞏固。從行業情況看,在‘五一’假期帶動下,服務業消費市場持續升溫,與長距離出行相關的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高于65.0%,近期行業保持較高活躍度;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零售、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高于上月,且位于58.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消費市場呈現積極恢復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