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煤炭行業力挺并軌發電 電力行業呼吁改革配套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12-10-4 9:27:04 用手機瀏覽

  日前,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推進電煤價格并軌,似乎已呼之欲出。

  然而,電煤價格并軌時機是否已真正成熟,對發電企業有何影響,在目前電價形成機制未改、相關配套政策未跟上的情況下,電煤價格并軌合適嗎?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認為,電煤價格并軌對發電企業來說風險大于機遇,在理順能源價格關系的改革中,電價形成機制改革或更為緊迫。

  煤炭行業力挺并軌發電 行業呼吁改革配套

  長期以來,我國煤炭市場以計劃煤和市場煤雙軌運行。前者根據國家計劃指導生產和銷售,由煤炭供需及運輸三方一起簽訂合同,其價格受政府管制。后者通過市場方式連接供需,根據市場供需形成價格。2006年底,“計劃煤”被“重點合同煤”代替。不過重點合同煤仍是計劃煤,合同煤和市場煤雙軌運行,相當于一年期合同。

  此前幾年,重點合同煤價明顯低于市場煤價,最高價差達500元/噸,通常價差為100~200元/噸。在此其間,煤炭行業曾多次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報告,建議推進電煤價格并軌。

  今年以來,隨著重點合同煤與市場煤的價差收窄,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再次建議,按照以質論價、同質同價原則,逐步實現煤炭價格并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廣德表示,未來中國的煤炭供應沒有問題,國際煤炭也很充裕,且價格很難回升至高位,煤炭價格并軌,現在正是時機。

  部分專家學者則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認為電煤價格并軌時機已經成熟:目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重新回到2%,在這樣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中推行有關價格改革,不會使CPI快速上漲。而且因為目前經濟增速放緩,今年我國電力供需平衡壓力較上年大為減輕,電煤價格并軌不會對電力供應產生太大影響。

  毋庸置疑,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使改革成本、阻力最小。從這個角度來看,電煤價格并軌時機成熟的說法似有道理。但仔細分析,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電力行業的影響。電力行業關系國計民生,且是最大的煤炭消費者,每年消耗煤炭產量一半左右。

  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俞燕山介紹,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目前重點合同煤占電煤用量的40%左右。

  在電力發展過程中,重點合同煤在一定程度上為保障電煤供應發揮了積極作用,推行電煤價格并軌、取消重點合同煤,對電力企業來說無異于一次 “大手術”。從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看,電力企業已不如此前那樣堅決反對并軌,但呼吁必須有配套政策,否則將給火電帶來災難性影響。

  對發電企業風險大于機遇 電價改革或更緊迫

  當市場煤價接近甚至低于重點合同煤時,電煤價格并軌對火電企業的不利影響較小,但如果煤市突然“回暖”,煤炭價格再次大幅攀升,火電行業將何以生存?從記者掌握的情況看,發電企業對于電煤價格并軌產生的影響普遍感覺“看不清,很擔心”。一是看不清煤價走勢,擔心煤價再度上揚而再受重創,發電企業已“傷不起”;二是看不清電煤價格并軌后配套政策如何跟進。

  “發電企業的擔心非常有道理,電煤價格并軌是雙刃劍,目前風險大于機遇。”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教授說。

  對于電煤價格并軌改革配套問題,不少人寄望于完善煤電聯動機制、煤電雙方簽署中長期合同等,但在曾鳴看來,這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他說:“事實證明,煤電聯動在我國目前情況下已經很難操作,目前只能全方位改革現行電價制度!睂Υ,接受記者采訪的電力行業人士表示,改革路徑選擇非常關鍵,先進行電煤價格并軌,還是先改革電價形成機制,應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曾專門提出“穩妥推進電價改革”、“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雖然沒有就改革時序進行具體安排,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不合理的能源比價關系中,電價水平低無疑是關鍵,電煤價格并軌并非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的必要條件。無論電煤價格并軌與否,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的阻力、積累多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理順電價形成機制則會使電煤價格并軌更為順暢。從這個意義上說,進行電價形成機制的改革可能更為緊迫。(蘇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煤電談判煤企妥協降價?分析稱談判無輸贏
國際煤價持續走弱 國內煤企無力挺價
電廠存煤近1億噸動力煤價漲不動
煤炭蕭條殃及大學生就業 山西涉煤專業遭遇就業滑鐵盧
電力改革要真正能夠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平衡各方話語權
煤炭資源稅改實施 煤企負擔明顯減輕
煤電博弈進入關鍵期 大型煤企集體挺價
動力煤迎“冬暖行情” 走勢或仍偏空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