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2020年全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5%,漲幅較2019年縮小0.4個百分點。
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官方設定的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預期目標為“3.5%左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去年12月份,中國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以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
從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0%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持平。
食品中,牛肉和羊肉價格均上漲4.6%,漲幅均有擴大;豬肉價格下降1.3%,降幅收窄11.2個百分點;雞蛋、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下降11.9%、13.5%和9.2%,降幅均有收窄。
1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4%轉為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62個百分點。食品中,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鮮菜、鮮果的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分別上漲8.5%和3.5%;隨著元旦春節到來,消費需求季節性增加,同時飼料成本有所上升,豬肉價格由上月下降6.5%轉為上漲6.5%。
非食品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5.2%、5.8%和3.0%,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植信投資研究院分析,2020年中國CPI同比一度高企主要受到去年豬肉價格快速拔高的翹尾影響,但疫情沖擊帶來的需求不足仍有體現。2021年豬肉價格在供給回升及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同比回落,將會對整體價格形成較長時間的負向拉動,消費價格將在新的供需平衡間取得結構性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