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行業景氣度持續回暖,10 月工業機器人銷量維持高位10 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維持高位。10 月工業機器人產量21467 套,同比+38.5%,維持高位;1-10 月機器人累計產量183447 套,同比+21.0%,累計同比增速創2018 年7 月以來新高。
下游制造業景氣度持續回暖,行業復蘇動能強勁。10 月PMI 指數51.4%,下游制造業趨勢向好。1-10 月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3%,降幅比1-9 月收窄1.2pct,工業投資持續修復。從工業機器人的主要下游來看,①汽車行業:10 月汽車銷量同比+12.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113.2%,創2019 年以來新高;1-10 月汽車銷量同比-4.7%,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4.9%,均延續良好回升趨勢;1-10 月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收窄至-15.4%。②3C 行業:雖10 月手機出貨量仍同比負增,但1-10 月3C 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12.0%,持續走高。此外,下游先進制造業中鋰電、光伏、倉儲等需求旺盛,工業自動化基本面不斷在改善,多元化的需求推動我國機器人行業持續增長。
領先指標機器人訂單同比轉正,對中國出口貢獻其銷售額37%根據我們觀察,一般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金額領先于我國產量6 個月左右,從2018Q4 以來該數據均處于下滑狀態,2020Q1 出現轉正,但Q2又因疫情波動,Q3 同比+0.6%恢復正向增長,由此推斷我國2021 年工業機器人景氣度向好。雖2020Q3 日本機器人銷售額同比-10.4%,但出口中國的銷售額同比+7.3%,占其全部銷售額的37.0%,說明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旺盛,行業正處于快速復蘇階段。
短期復蘇動能強勁+中長期趨勢向好,預計中國工業機器人5 年CAGR達17%以上
IFR 對未來三年工業機器人展望樂觀,預計2020-2022 年全球銷量為46.5/52.2/58.4 萬臺,同比+24.7%/12.3%/11.9%。目前受疫情影響,各國經濟均處于轉折期,而中國經濟已于Q2 開始恢復,工業機器人行業也率先恢復增長,且復蘇動能不斷加大。我們中長期看好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主要系以下4 點原因:
1)工業機器人密度不高:2019 年新加坡、韓國、日本、德國等工業機器人密度分別達918 臺/萬人、855 臺/萬人、364 臺/萬人、346 臺/萬人,而中國僅188 臺/萬人,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2)下游行業景氣度延續:3C 產品新功能迭代較快,疊加5G 換機周期到來,3C 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人均保有量偏低,疊加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力,汽車行業有望回暖。
3)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埃斯頓、埃夫特等優秀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我國機器人國產化率穩步提升。隨精密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進一步國產化,工業機器人行業進口替代彈性將進一步加大。
4)疫情下中國制造業有望加速反彈:目前全球多地依舊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中國作為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的國家,正承接全球其他地區轉移至中國的制造業訂單,這將加速國內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
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國內工業機器人仍將保持中速發展,預計2020-2024 年我國本體工業機器人銷量復合增速將達17%以上。
投資建議:隨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蘇,精密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逐漸國產化,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有望憑此實現規?焖僭鲩L。我們看好掌握核心技術的本體龍頭【埃斯頓】,具備平臺化擴張能力的系統集成龍頭【拓斯達】,實現諧波減速器0 到1 突破并逐漸向機電一體化發展的核心零部件龍頭【綠的諧波】。
風險提示:下游行業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預期;進口替代不及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