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幅遠大于鋼材價格漲幅,是制約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今年4月份以來,伴隨著鋼鐵產量持續增長,我國進口鐵礦石量價齊漲。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6日召開三季度信息發布會表示,鋼鐵行業價格小幅回升、效益逐步好轉,但也面臨原燃料價格高位、成本上升、出口下降等困難。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幅遠大于鋼材價格漲幅,是制約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中鋼協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超過10億噸,全年鋼材出口量將下降約15%,進口量將增長約60%。全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有望實現利潤1800億元左右,同比小幅下降或持平。
全年粗鋼產量有望超10億噸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份,我國粗鋼產量78159萬噸,同比增長4.5%,其中三季度增長10.3%。
中鋼協表示,隨著北方天氣轉冷,用鋼需求強度將有所下降,鋼鐵產量增幅將有所回落。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超過10億噸,同比增長3-5%。
鋼鐵下游行業快速復蘇,拉動需求增長明顯。據測算,1-9月份,粗鋼表觀消費量7.69億噸,同比增長8.94%,增幅比1-8月份擴大1.7個百分點。
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表示,國家重大投資項目的啟動和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復蘇,拉動了鋼材需求,鋼鐵行業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鋼材進出口方面,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1-9月份,全國累計出口鋼材4039萬噸,同比下降19.6%,出口均價822.07美元/噸,同比下降0.9%;累計進口鋼材1507萬噸,同比增長72.2%,進口均價813.24美元/噸,同比下降31.5%。
中鋼協表示,全年鋼材出口下降、進口大幅增加態勢難以扭轉。6月份以來,由于國內外市場需求和市場價格的差異,我國連續4個月粗鋼凈進口。隨著海外市場階段性恢復、鋼材產品價差逐漸縮小,四季度,我國鋼材進口量環比將減少,鋼材出口將有所回升。預計全年鋼材出口量將下降約15%,進口量將增長約60%。
鋼企利潤降幅收窄
4月份起,鋼材價格呈逐月回升走勢。據中鋼協監測,9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為105.99點,同比下降0.09%。鋼材價格逐步回升,但總體水平低于去年。
從中鋼協對會員單位的調查和座談情況看,四季度企業訂單較為飽滿,對市場走勢大部分持謹慎樂觀態度。從成本看,鋼價難以大幅下降。從供應看,鋼價也難以大幅上漲。鋼價將相對平穩,繼續呈小幅波動態勢。
數據顯示,1-9月份,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33970億元,同比增長5.44%;銷售成本30661億元,同比增長6.13%,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0.6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375億元,同比下降9.46%,降幅呈大幅收窄態勢。
屈秀麗分析,9月末,鋼材價格比4月末的低點僅上漲9.7%,而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了39.8%;與去年同期相比,鋼材價格指數下降了0.09%,而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了31.25%。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幅遠大于鋼材價格漲幅,是制約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目前,鐵礦石、煤炭、焦炭(2162, 29.50, 1.38%)和廢鋼價格均處于高位,且呈上漲態勢,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在鋼材價格難以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鋼鐵企業提高效益困難較大。中鋼協預計,全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有望實現利潤1800億元左右,同比小幅下降或持平。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鋼鐵“十四五”
鋼鐵行業的“十四五”規劃正在制定中。近日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召開專題座談會,與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就推進鋼鐵行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專題研究,圍繞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技術創新、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等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鋼協副秘書長黃導表示,鋼鐵行業十四五規劃的起草稿和討論稿已經成型,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規劃”的主要思路。鋼鐵行業要繼續聚焦全面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的根本任務,堅持綠色發展和智能制造兩大發展主題,著重解決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行業三大痛點,持續推進國際化進程。
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雙循環”格局新形勢下,通過高標準使企業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進而提高鋼鐵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已成為行業共識。
中鋼協黨委副書記姜維日前在2020(第二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上表示,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十四五期間,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是鋼鐵行業發展的重要內涵。要集中力量建設鋼鐵行業綠色標準體系,遵從源頭化、減量化、資源化原則,圍繞產業政策要求,加強標準研制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應該抓緊標準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推動實施鋼鐵行業標準化戰略。首先應建立健全支撐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化效應,為實現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支撐。其次,應加大鋼鐵行業先進標準的有效供應,一是提高標準的先進性,二是提高標準的協同性,三是突出團體標準的引領作用。另外,還應加快鋼鐵行業國際標準化工作步伐,穩步提升鋼鐵行業標準化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