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應用正加速向行業端滲透,促使工業互聯網的全面發展和人工智能產品的落地應用。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發展部中國區負責人熊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5%的5G應用部署在建筑工程和生產制造領域。隨著更多產品通過物聯網進入大數據,我們將進入一個加速周期;而AI的部署和加速,將有更多設備連接到云和大數據中心的存儲空間,海量數據(22.090, 0.62,2.89%)將首次聚集起來!
傳統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也讓外資巨頭們看到一個龐大的增量市場,它們正在尋求“新朋友”。
外資巨頭在中國尋求新增長
“連接大于擁有”定義了數字經濟的本質特征。這一大趨勢下,工業制造業企業需通過數字化賦能企業管理運營并創造價值。外資工業巨頭們意識到,要在中國謀求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就必須拓展多元化的生態圈,覆蓋醫療、金融租賃、智能家居、智慧農業、能源管理、IT科技等多個領域。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構建長久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未來的創新一定不是一家企業能完成的,合作伙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蔽鏖T子中國執行副總裁、物聯網事業部(SiemensAdvanta)總經理朱驍洵在近日蘇州舉行的一場中國生態合作計劃啟動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為此,西門子推出了“工業互聯網生態合作計劃”,為生態合作伙伴提供從咨詢到實施的數字化轉型創新解決方案,包括數字化轉型評估工具箱、工業互聯網架構設計、數據中臺、知識中臺、物聯網數據處理技術、工廠數字化升級和模擬仿真技術等。
在“新基建”政策推動下,企業擁抱和借力數字化的意愿尤為強烈。短期內,“新基建”投資將為中國疫后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而長遠看,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發力數字化創新,將為中國轉型升級提供技術賦能,同時催生新商業業態。
清華經管學院與西門子聯合開展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現狀調查”初步揭示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收益和挑戰。調查結果顯示, “升級改造現有軟硬件設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紀珍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開放’和‘生態’是工業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詞。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將生態搭建起來,在生態中共創價值!
中小企業“朋友圈”不可忽視
互聯時代讓中國更多的中小企業有可能加入巨頭們的“朋友圈”。
目前,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樂石科技有限公司、煙臺數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蘇州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業作為第一批合作伙伴已加入西門子的生態圈。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認為,數字化時代的朋友圈以挖掘數據價值為核心,去中心化趨勢明顯!皵底只瘜蚱苽鹘y的供應鏈生態,形成圍繞目標客戶特征的價值整合生態聚集模式。”龐邢健在上周舉行的2020“創贏·數字化未來”創新峰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龐邢健認為,通過合適的伙伴與合作關系,小企業也可以打造強韌供應鏈。
“有很多人認為智能制造、智能供應鏈是大型企業的‘專利’,這是一個誤區!饼嬓辖「嬖V第一財經記者,“綠色和智能是制造業的未來,中小企業尤其需要數字化技術節能增效。實際上,中小企業只要運用恰當的技術,選對合作伙伴,也能夠打造強韌的供應鏈,提高業務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施耐德電氣近年來尤其重視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努力吸引中小企業“入圈發展”。
熊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以場景驅動的,勢必打破行業邊界。“比如傳統行業要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具體場景下的效率和能力,就需要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基礎架構等各方伙伴的參與。要成功轉型優質朋友圈必不可少。”他說道。
在談到如何在中國發展生態系統時,法國軟件巨頭達索系統亞太區總裁羅熙文(Sylvain Lauren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改變了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模式,不僅僅是去尋找分銷商,我們更需要的是能給我們業務帶來互補的合作伙伴,并且用達索系統的技術去賦能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