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會議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國有企業勇挑重擔,在應急保供、醫療支援、復工復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后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強調國有企業功能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去年底開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相關內容頻頻進入人們視野,成為國企改革領域最受關注的關鍵詞之一。
進入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不斷加速:今年1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表示,按照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的部署安排,國資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今年6月11日,《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發布。其中指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由國務院國資委牽頭,10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國有企業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從有關表述來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強調了國有企業的功能、地位和重要作用。
增強國有經濟“五個力”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在哪些方面發力?
李錦對記者指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將是該方案發力的關鍵方向。而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增強國有經濟的“五個力”(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上取得突破。
李錦指出,當前,國內經濟處于爬坡過坎階段。國有經濟受疫情較大沖擊的階段已告一段落,央企、國企未來在“六!敝杏型l揮頂梁柱、壓艙石的作用。應對現實背景,國家將更為重視在重點領域尋求突破。預計《行動方案》將聚焦重點難點問題,要求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甚至在時間表上提出具體要求。
具體來看,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進一步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大力推進“雙百行動”“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科改示范行動”等專項工程、進一步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等方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會有明確安排和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