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環保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了解到,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不再是長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總磷、氮污染轉而躍居污染物排行榜前列。這說明,經過數十年治理,長江流域的工業和城市污染總體上已得到遏制,農業面源污染現在已成為長江流域最大污染源,化肥使用首當其沖。
2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曹操專車”正式在廈門上線運行
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的內地首個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平臺“曹操專車”,今年一月份進駐廈門,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運行,其“公車公營+認證司機”的B2C運營模式初步得到廈門市場認可。21日,曹操專車舉行媒體說明會,宣布正式登陸“鷺島”,上線運營。
作為由吉利集團戰略投資的內地首個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平臺,曹操專車目前已在杭州、寧波、南京、青島、廈門、成都、天津、太原八城上線。此前,曹操專車于今年2月28日獲得管理部門下發的網約車經營《許可證》,成為內地首個獲得網約車牌照的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
3北京撥付首批新能源汽車補貼5.2億元 純電動客車占67%
近日,北京市經信委公示了“2017年北京市擬撥付第一批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明細”。明細中顯示:2017年北京市擬撥付第一批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共涉及4066輛,擬撥付資金51789.135萬元。其中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金額合計17019萬元,占總補貼金額33%;純電動客車補貼金額合計34770萬元,占總補貼金額67%。
4環保部公布1-2月空氣質量較差10城市 河北占6個
環境保護部24日發布2017年1-2月和2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據介紹,1-2月,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分別是:石家莊、邢臺、邯鄲、保定、烏魯木齊、西安、太原、衡水、鄭州和唐山市。
呼吁多年的機動車環保召回制度有望今年實現。近日,從質檢總局2017年召回工作重點中獲悉,今年質檢總局將進一步強化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建設,會同環保部建立機動車環境保護缺陷召回管理制度,把存在排放缺陷的機動車納入召回管理范圍。該規章草案正在征求意見中,有望于年內出臺。
近日環保部、民政部聯合推出《關于加強對環保社會組織引導發展和規范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健全環保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環保事務的管理體制,落實綜合監管,完善環保社會組織引導發展政策措施,基本建立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社會組織制度,基本形成與綠色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定位準確、功能完善、充滿活力、有序發展、誠信自律的環保社會組織發展格局。
2城市將接環保預警函 季度水環境惡化嚴重者將被約談
據環保部消息,今后,對于月度水環境質量惡化的城市,環保部會向地方發出預警;如果一個季度還沒有改,仍在惡化,這個城市將面臨環保部約談、限批等“嚴厲”懲罰。
據環保部消息,2016年中國各級環保部門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達12.4萬余份,罰款66.3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8%和56%。今年中央環境保護督查將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環保部長指出,中國官方正推動企業信息公開,按季度向社會公布嚴重超標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開展環境損害賠償相關工作,讓污染的企業付出更高的違法代價。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補充通知,綜合考慮各地實際情況和客觀因素,對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考核評價工作做出部分調整。
通知稱,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是體現綜合示范效果的重要標準和開展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傮w績效考核認定示范城市未完成實施方案確定的總體節能減排指標,將取消示范城市示范資格并扣回全部綜合獎勵資金。因不可抗力因素(主要是指地震、水災、火災等自然災害)直接造成未完成指標的情況,按未完成節能減排指標(即單位城市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及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下降率)數量扣減獎勵資金,每未完成一項扣減資金總額的20%。
據交通運輸部消息,我國正在研究建立符合實際的汽車檢測維護制度,為提升全社會機動車的“健康狀況”、加強對汽車尾氣的治理以及改善空氣質量作出貢獻。據交通部介紹,今年將從推進結構性減排、加強管理性減排措施、提升技術性減排水平三方面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于2007年成立,一直堅持致力于為節能環保企業做最優質最實質的線上線下服務,歡迎有項目,有資金,有技術的節能環保企業前來積極對接及洽談深度合作。
微信&電話:15387017886 13207164848
2000人中節網QQ群號:39847109
微信群:一群(已滿) 二群(請聯系管理員加入)
官方網站:www.24-hour-golf.com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明確建立環保督察機制。督察工作將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形式,對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級黨委政府部門。根據安排,從2016年起,中央環保督察組將用2年左右時間對全國各省區市全部督察一遍。自此,中央環保督查組開始進駐各省市開展督查工作。
督查內容
1.工作重點是督察省委(自治區黨委)、省(自治區)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2.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也將成為督察的重中之重,督察組還將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
3.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督查環節安排
按照制度設計,中央環保督察主要包含督察準備、督察進駐、督察報告、督察反饋、移交移送和整改落實、立卷歸檔7個環節。地方要在30個工作日內制定整改方案報送國務院,并在6個月內報送整改情況
督查特點
動真格,不玩虛,實現由“督企業、督政府”向“黨政企同督”的轉變。換言之,只要存在環保不作為或亂作為就會被問責,不管你是誰。問責一出,效果明顯,相關環保問題在督察中已經得到立改。
各省市環保督查動作
1.北京:截至16年12月5日,督察組向北京轉辦群眾環境信訪投訴問題319件。目前有39件已辦結。其中,33件屬實、6件不屬實;責令整改52家,立案處罰146家;約談8人。辦結的信訪案件,主要涉及違法建設、垃圾亂堆亂放、油煙粉塵污染等。
2.上海:上海全市上下堅決貫徹中央環保督察要求,深入推進污染問題整改落實。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各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出重拳治頑癥,快查嚴處環保違法案件,對無牌無證的堅決予以關停取締,對有牌有證的限期整改;對屢罰屢犯的,查封扣押生產設備,乃至停產整頓;對拒不執行的,啟動司法強制程序;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逐局部利益的部門、鄉鎮街道、村委會和企業,約談相關負責人并追究責任。同時,舉一反三,進一步完善長效常態環保管理機制,加強整改后督察,嚴防污染投訴問題“死灰復燃”。
3.河北: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期間,中央環保督察試點在河北展開,這期間共辦結31批2856件環境問題舉報,關停取締非法企業200家,拘留123人,行政約談65人,通報批評60人,責任追究366人,起到強有力的震懾作用。督察組在對河北反饋中表述詳實、措辭嚴厲,甚至直接點出河北“原省委主要領導對環境保護工作不是真重視,沒有真抓”。
4.四川:自2016年6月28日四川省啟動環保督察工作以來,督察的相關環境違法行為各市(州)已立案查處703件,實施行政處罰479起,處罰金額2149萬元。其中,行政拘留相關責任人24人,刑事拘留19人。約談各級黨政領導干部52人、問責200余人。
5.山東: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督察工作,成立了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環保督察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同時出臺了《山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和《山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部署,山東省環保督察組重點督察國家和省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和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等。督察結果將移交省委組織部,作為對被督察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領導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據。對需要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將按程序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6.武漢:截至16年12月底,武漢市共接到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問題24批498件。其中,重復投訴問題117件,有效的實際投訴問題381件,涉及責任單位33家,主要涉及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和水污染等。目前,該市承辦的498件信訪問題已全部交辦到各責任單位,前17批交辦的375件信訪問題已辦結。在查處整改環保信訪問題過程中,已行政處罰企業14家、罰款金額129.7萬元,限期整改企業22家,停產整改企業46家,查封扣押企業7家,取締關閉企業21家,行政拘留1名企業負責人。在問責方面,行政問責141人,約談66人。
7.廣東:截至12月26日,廣東全省累計收到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28批轉辦件3504宗(除去重復投訴件328宗),截至27日16時已向社會公布2437件辦理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已對4205家企業責令整改,立案處罰企業2341家,擬處罰金額7402.2萬元,公安機關立案偵查70宗,行政拘留51人,刑事拘留87人,約談819人,問責387人。
8.深圳:深圳市委市政府對環保督察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市環保督察協調聯絡組和6個專項工作組、2個督導組,印發了《深圳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方案》,各區各有關部門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堅持邊督察、邊整改的原則,立行立改,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辦理工作。目前,深圳已辦結案件264件,共立案查處162宗,擬罰款1789萬元,行政拘留3人,問責46人,約談77人,解決了一大批環境污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