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市場分析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莫讓賞景成傷景09-24
被譽為“天空之鏡”的青海茶卡鹽湖,是許多游人向往的地方。近年來,隨著景區知名度越來越高,旅游人數呈現井噴式增長。據統計,2015年景區游客達到130萬人次,2017年翻了一番,達到276萬人次。 很多游客游覽茶卡鹽湖,是為了進入湖內拍攝“天空之鏡”的美景,所以,下湖體驗、拍照成為主要項目。由于湖體的組分是鹵水,進入湖內需要穿鞋套,而游客穿過的一次性鞋套隨意丟棄,就成了一……
農家樂污染應由農家治09-24
現在,很多人出游都選擇農家樂。隨著農家樂數量不斷增多,農家樂污染問題引起了社會關注。其中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治理農家樂污染治理應由誰來負責?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農家樂污染應由農家治。但是,農家樂多為當地農戶利用自住場所開辦,規模小、無規劃、地點分散,有的在旅游旺季經營淡季停業,大多數非規模經營農戶不愿花錢……
2018年中國儲能市場新“進入者”盤點09-19
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中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100.4MW,同比增長127%;另外,新增規劃/在建電化學儲能項目規模為2251.1MW。隨著儲能項目規模的快速增長,目前,儲能市場中已涌現了一批新“進入者”在各儲能應用領域中開始搶占一席之地。 一、調頻輔助服務領域 2018年,火電+儲能聯合調頻項目持續開展,各個環節參……
環保加嚴影響經濟發展?09-15
今年以來,水、大氣、固廢、生態等方面的環境督查紛紛展開,環保加嚴是否會影響經濟發展?生態環境部9月3日正式公布了《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強調,持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釋放發展活力,激發有效投資空間,創造公平營商環境,引導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為打好污染防……
新能源統籌規劃緊迫性不斷增強09-15
面對石油、煤炭等傳統石化能源藏量的下降以及可能由此帶來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歷史潮流和必然選擇。記者日前走訪國內多地調研了解到,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風能、光能等新能源正逐漸轉變身份,應用日益常態化,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些專家建議,今后新能源發展應側重統籌規劃安排,避免一哄而上造成與市場脫節,從而真正激發新能源的應用潛能。 新能源補齊產業鏈……
“公轉鐵”后的 公鐵企業面臨變革挑戰09-15
在多重原因疊加作用下,交通運輸“公轉鐵”式結構調整已經不可逆轉,但身在其中的公、鐵物流企業乃至工礦企業卻要面臨產業轉型,深受政策之惠的鐵路總公司也面臨著變革的挑戰。 國家自上向下強力推動“公轉鐵”的原因有三,一是環保,二是經濟提振,三是產業轉型。 解決大氣污染問題是主因。自2017年3月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藍天保衛戰”后,在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之外,通過綠色清潔的鐵路運輸替代……
船舶工業全面開放 “鯰魚”或促高質量發展09-15
近期,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再度“瘦身”,經歷前期逐步開放之后,我國船舶工業已全面對外開放。 業內人士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船舶工業在開放紅利之中迅速成長,形成與日本、韓國的“鼎足”之勢。全面對外開放,有利于我國船舶工業進一步獲得海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也將加速我國造船行業的優勝劣汰。我國船舶工業應進一步重視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中低端產能嚴重過剩、民營船企遭遇“玻璃門”等……
新疆成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物流大通道09-15
近年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的新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依托新亞歐大陸橋,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物流合作,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中轉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8月30日,正在烏魯木齊召開的第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合作論壇上,來自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及中國的物流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代表,圍繞政策溝通、道路連通、通關便利化、區……
未來智造為油氣工業引航賦能08-29
油氣行業在告別粗獷式發展階段后,對高新科技、新產品的追求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嘗試向能源行業引入跨界新科技。在8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8年國際能源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石油Link能源領域創新及資本與項目對接大會”上,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未來能源行業將面臨的主要變化包括:對低碳清潔能源需求量上升,創新技術加速涌入能源行業,中國能源行業全球化發展加深。 智能化……
我國確定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措施08-25
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深化改革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措施。 一是構建拓展國內生產、穩定國際合作的多元化供應體系,加強管網、儲氣庫、接收站等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保障供需平衡,實現有序利用。 二是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創新機制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轉讓礦業權。 三是完善天然氣調峰、應急和安全保障機制。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預案,新增氣量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

857 個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 尾頁  10個文章/頁  轉到第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