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假象|煤炭已死 太陽能永存!
來源:能源100 時間:2020/1/17 21:28:58 用手機瀏覽


煤炭已死,太陽能永存,是《金融時報》2017年6月一篇文章的標題,原標題是“Coal is dead,long live the sun! 在煤炭、鋼鐵等產業去產能的背景下,是一個看上去感召力很強的論調。

然而,即便這一論調已擴散經年,國家也在堅定不移的淘汰落后煤炭產能,但我們與實現這一“理想國”仍有很長的距離,非3-5年,甚至20-30年可觸及這一目標。

煤炭仍在去產能

兩個多小時前,國務院國資委介紹2019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的新聞發布會剛剛結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2019年工作情況時談及煤炭,他撂下了一句話: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

談及2020年工作任務安排,彭華崗秘書長再次提到了煤炭。他說,我們要全面完成“十三五”中央企業的煤炭去產能目標任務,重點推進裝備制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持續推進虧損子企業的治理,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的任務。

四部委發文力挺煤炭

煤炭去產能的工作仍在深入推進,煤炭同時也獲得了新的發展動能。

也是在今日,能源新聞網太陽能小編注意到,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一則關于煤炭的政策性文件,支持力度還是挺大的。

據了解,這篇題為“關于修訂印發《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的通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應急部、煤礦安 監局四個部門聯合下發,制發日期為2020年1月6日,文件號為發改能源規〔2020〕23號。

《辦法》表示,煤礦安全改造應本著企業負責、政府支持的原則,多渠道籌集資金。煤礦安全改造項目的資金配置,以煤礦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為主,符合條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辦法》第八條規定,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 30%。換言之,對符合條件的煤礦安全投資改造,原則上中央和地方給予的補助比例上限將達到項目總投資的30%。

總體上看,四部門下發的這一《辦法》設了很多條條框框,看上去很繁瑣,但對相關煤炭產業卻是實打實的利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應急部等部委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來推動煤礦的安全投資改造。

太陽能面臨三重煎熬

人們有理由相信,這是永存的太陽能發電產業目前享受不到的待遇。事實正是如此。

自信“太陽能永生”的光伏業正經歷長期欠補、行業洗牌、2020年光伏政策“難產”三重煎熬。

首先,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

目前,2019年大部分可再生能源補貼仍未下發,而且補貼缺口也在越拉越大。據全國人大可再生能源執法專項小組調查顯示,寧夏地區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已近200億元。

另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測算,截至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已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不包括2019年以后的新增補貼。

第二,煤炭未“死”,光伏先“逝”,行業洗牌仍在延續。

“優勝劣汰”自然法則之下,中小光伏企業舉步維艱,就連行業巨頭都過得并不輕松。

志在改變世界,讓萬物發電漢能(控股)集團仍未出欠薪危機的陰霾;

九江旭陽光電以全體裁員的方式迎接嶄新的2020;

百億光伏巨頭無法清償債務,中電電氣集團被申請重整;

老牌光伏企業振發新能源官司纏身,又進入“被執行人”名單;

愛康科技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被輪候凍結,鄒承慧卸任法定代表人……

怎么看,當下的太陽能發電企業都過的很糾結:求永存的目標多少有點奢侈,能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勝利!

第三,2020年光伏新政“難產”。

市場上有關2020年光伏新政出臺時間的預期一再落空,本預計將于2019年12月31日出臺的政策再次被推延。

據了解,有關2020年光伏發電管理辦法已多次進行了意見征求,說是大體上將延續2019年政策框架,但補貼額度和上網電價等關鍵信息仍有待有關部門拍板。

2019年12月16日,行業媒體發布了《關于征求對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未在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補貼額度和上網電價等關鍵信息均以大寫的X代替,突顯了國家能源局盡早制訂政策的立場。

可在財政部定補貼額度,定補貼發放的現實情境下,太陽能小編內心暗自窺測,國家能源局或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市場主體地位亟待確立

事實上,作為替代性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發展是蒸蒸日上,有著秀色可餐的詩與遠方,卻有著一路的泥濘與茍且。國家支持太陽能產業的政策很多,但其市場地位仍未明確,才是制約產業發展高度的根本。

資深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主力能源之一,煤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來看其市場主體地位都不會改變,四部委發文以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煤礦安全改造,再次證明了其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重要性。

“倘若光伏發電的市場地位提升,不說與煤炭平起平坐,就是提升那么一點,從頂層設計方面解決欠補的“頑疾”,整個產業都會迎來另一種發展局面。”該業內人士補充說。

就提升光伏發電市場地位,業內大咖不止一次為此鼓與呼。全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秘書長史利民呼吁,在政策制訂時,量要適度,要考慮到產業承受能力,要考慮到應用方合理利潤,這是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他還特別強調,對于“十四五”光伏發展規模,希望能夠明確作為未來電力需求增長主要的應該是來自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我們一定要建立主導型地位。國家在這方面要予以明確。

發展前景依然可期

光伏的發展遠景依然可期。彭博預計,到205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可以占到所有發電量的50%。

同時,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隆基股份(601012)和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三方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發布了《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再就光伏產業發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望》稱,到2025年和2035年,中國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將分別達到7.3億千瓦和30億千瓦;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達到50億千瓦,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約占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

總而言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現實來看,光伏發展仍面臨著多重羈絆,不確立其市場主導地位,不解決欠補貼問題,“煤炭已死,太陽能永存”的論調還將停留在執念和想象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光儲充” 一體化充電站火熱背后
2020年光伏產業年度展望:平平淡淡
賽維降本增效效果顯著,助力平價上網加速到來
預期向好!光伏產業閃耀2020
伍德麥肯茲預測2020年將是太陽能產業大幅增長的最后一
全球光伏將迎黃金期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值得期待
聚焦2019海外光伏市場政策 可再生能源發電比繼續提高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