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南京:全面推廣建筑節能 實現城市綠色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11-1-7 15:52:09 用手機瀏覽

  近年來,南京市始終以全國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為定位,堅持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建筑、構筑綠色交通、擴大園林綠化、倡導綠色生活,創新建設“綠色南京”、“生態南京”,率先向低碳城市轉型、跨越,不斷打造“宜居、宜商、宜學、宜業、宜游”的城市新品牌。在過去的4年中,南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6.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17.7%,先后獲得“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試點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等諸多榮譽和資格。

  南京市在建筑節能方面主要有以下認識和做法:

  一、嚴格規范、提升新建建筑設計標準是實現城市綠色發展的前提。

  1991年,南京市就對建筑節能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有著3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的金墻花苑小區成為建筑節能工作的首個“試驗田”。1998年至2005年,我們由在全國率先實行試點到全部實現新建民用建筑嚴格執行節能50%的設計標準。2008年,南京成為江蘇省建筑節能65%的首批改造試點城市,先后組織了南京工程學院圖書信息中心、西堤國際、江畔人家、銀城廣場等100余項綠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等各類建筑節能示范工程。

  目前南京即將出臺《南京市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并計劃2011年將主城所有新建建筑的節能設計標準提升至65%,以此不斷推動南京市低碳經濟發展,滿足市民生活品質需求。

  二、政府主導、高強度開展是既有建筑改造實現城市綠色發展的基礎。

  對于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南京采取政府補貼、政策引導的方式,逐年安排一批改造工程,虎踞路金墻大廈、大廠醫院、市規劃局大樓等多家公共建筑在改造后均達到50%的節能標準。

  在居住建筑方面,南京進行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從2007年開始,政府部門每年拿出1000萬元補貼資金,率先對居住建筑進行舊鋼窗單項工程改造,節能效果提高20%至30%,建筑得到美化,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

  去年底,南京市完成20%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任務,再用5年至8年的時間完成全市所有既有建筑改造項目。

  三、高位推進、建設生態建筑是實現城市綠色發展的目標。

  近年來,南京市積極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應用面積逐年增加。

  2009年,南京成功申報“全國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城市”,生態城區建設已從過去的一個亮點,轉變為一種需要遵守的規范。為落實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工作,南京市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領導小組,力爭用兩年多時間實現太陽能光熱利用、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不低于500萬平方米,年替代常規能源量達到3.45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8.6萬噸,到2011年可再生能源應用在建筑節能中的貢獻率達到10%。

  四、發展利用、全面推廣新技術是實現城市綠色發展的關鍵。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太陽能資源充裕。2005年,南京市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太陽能發電站。2008年制定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的配套政策。今年,南京火車南站將建成目前全球最大的建筑一體化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屋頂安裝光伏產品,發電利用面積6.7萬平方米,發電容量10.67兆瓦,最終實現并網式運行。

  為推廣低能耗建筑,南京市加大了對建筑節能實用技術的科研投入,正在積極開展南京地區淺層地能資源利用規劃研究等一批節能科技項目的研究。南京工程學院圖書信息中心就是通過在校園內300畝自然湖泊——天印湖湖底安裝國際最先進的地表水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實現了在水面以下4米深處的湖底,不論冬夏,溫度總是和地面相差5攝氏度至6攝氏度。根據測算,通過圖書信息中心與湖水進行熱交換,南京工程學院圖書信息中心每年比一般的大樓溫控系統節約運行費用42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噸、節約水耗2萬噸,每年節約標煤達300噸。

  為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和成熟經驗向技術標準的集成,南京市還積極編制出臺了建筑節能圍護結構應用、建筑節能能效標識等一批技術標準,推廣使用建筑節能先進技術,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和生態效益。(南京市副市長 陸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印發 建筑節能行業將受益
建筑節能材料將迎來產業市場的“黃金時代
建筑節能力度加大推動地源熱泵市場提速發展
南京市工業鍋爐安全節能遠程監管平臺試運行
我國將投入近億元研究公共機構綠色節能關鍵技術
住建部稱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投資或將超4400億
數據顯示我國中央空調節能達標不足一成
李永基:綠色建筑并非只追求節能減排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