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不能直接增加企業的收入,其帶來的好處在先期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推動起來就顯得不那么容易了!睂τ贓PC的效應,有專家認為,“雖然企業示范效應對市場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指望著近期得以迅速擴張是不太可能的!
此外,節能標準計量現在雖然有草稿,正式文件卻還沒有出來,很多企業對節能服務公司能否做到真正節能以及計量方法都存有疑問。推動EPC的主要困難在于企業能否意識到節能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國家的政策性優惠是不是已經有效地執行下去。
EPC和大多數舶來品一樣,引進中國后的演進路徑也不同于國外。國外EPC市場以政府項目為主,私人項目為輔,發展路徑是從公共部門到私人部門。而中國目前EPC應用項目中大部分來自民營企業而非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的各項支出走的是財政預算,而之前政府的財政預算里沒有節能項目,也就是說,如果政府部門做節能改造,節能改造的費用沒有辦法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敝袊澞軈f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李清舉說。
政府部門節能難以突破,也離不開體制性障礙。做節能改造,雖然實施只需幾個月,但后期的維護和節能的回報收入卻需要5-10年。體制障礙不清除,EPC就很難突破,有專家稱,隨著EPC政府支出科目的解決,以及節能減排考核指標的實施,政府公共部門會成為EPC產業規;l展的市場來源。
另一個障礙是由于EPC需要由能源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ESCO)先期墊資,產生節能效益之后才能分階段收回成本,這就對ESCO的自有資金量要求比較高。因此,ESCO融資難的問題日益顯現出來。雖然工業能耗占總能耗比例最大,但是現有的EPC項目中三分之二的業務集中在建筑節能。正是因為,建筑領域的節能主要集中在水、電、氣領域,容易計量,且節能施工較工業節能簡單,且投資小,節能效益好確認。而工業節能流程復雜,技術要求比較高,檢測麻煩,且壟斷企業自身自有資金強大,可獨自買斷,EPC很難進入。
EMCA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08年417.3億元增長到587.68億元,同比增速高達為40.83%。其中,EPC項目投資從2008年116.7億元增長到195.32億元,同比增速為67.37%。預計2010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有望超過700億元,EPC產值達到300億元,未來增速將保持在30%—40%。
用能單位不承擔任何風險,但與客戶分享節能收益的EMSO的風險還是不小。泰豪集團負責節能領域的許文軍認為EMSO存在二個主要風險:第一:用能單位倒閉的風險;第二:賬款不能及時回收風險。
據民生證券分析師盧婷說“EPC這個行業依靠單個項目盈利很難,需要錯開項目期限配置,不斷滾動,將現金流入、流出配置好,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形成諸多項目的規模效應,才能實現良好的盈利!
目前,隨著財政補貼和獎勵資金制度越來越完善,既有國家財政補貼,市級政府也有補貼,配套金融政策也在逐漸完善,銀行按照EMSO所做的節能減排量為企業做相應的貸款和擔保。因此,前期投資并不需要完全由企業自己承擔,項目的自有資金投資比例約占30%。
EPC這種由服務商提供資金,整合上游技術、中游服務經驗,為下游客戶提供無風險的節能方式的模式,進入市場的機會要比通常的模式快很多,且節能效率高。市場潛力很大,政策性配套補貼也在逐漸完善,但是隨著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利潤也在縮水。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