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我國先后出臺多項對光伏行業影響較大的政策,給行業發展機制帶來諸多重大變革;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使得海外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芳葉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2019年,我國光伏行業經歷了政策的重大調整,光伏行業的發展可圈可點。
這一年,平價上網試點項目建設啟動,叩響了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大門;這一年,分類管理和競爭性配置為行業奠定了主基調,以市場導向推動光伏產業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快速航行;這一年,業內期盼已久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來臨,為進一步解決棄風、棄光,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提供了制度保障。
與此同時,雖然國內裝機規模在今年大幅下滑,但受國際市場回暖影響,光伏制造業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12月16日,在國家能源局“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指出,當前,新能源發展正在跨越重大關口、進入新的時期,截至目前,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約200GW。
隨著技術進步和競爭的日趨激烈,行業整合的逐漸加速,將成為當下光伏產業的一大趨勢。
新機制迎來“元年”
隨著光伏全面實現“無補貼平價上網”時代的日漸接近,對于探索行業新的支持機制的要求也呼之欲出。今年以來,我國先后出臺多項對光伏行業影響較大的政策,給行業發展機制帶來諸多重大的變革,光伏“新機制”迎來“元年”。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經歷了政策的重大調整,迎來了平價上網首批示范項目和競價機制的落地實施。不過,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介紹,由于今年競價新機制討論時間較長,政策下發較晚,國內光伏新增裝機有所下滑。2019年1月~10月,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7.61GW,其中,集中式電站7.88GW,占比45%,分布式光伏9.73GW,占比55%。在分布式光伏中,戶用光伏占比達43%,戶用光伏的增長成為今年市場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已有累計5.3GW的戶用光伏項目納入2019年補貼指標。
今年戶用光伏的快速增長,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中,明確對戶用光伏項目實施單獨管理,促進了戶用光伏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僅2019年9月,新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規模的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就達到92.03萬千瓦,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見一斑。
不容忽視的是,在今年戶用光伏顯露鋒芒的同時,由于戶用補貼價較高,導致了補貼規模在較短時間內用完。此外,從地域上看,各省納入2019年財政補貼的戶用光伏裝機規模差距較為懸殊,僅山東一省就達到1.9GW,超過全部戶用規模的1/3。
“在補貼總金額確定的情況下,價高則量少,價低則量高。”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對此表示,為保持戶用光伏市場的平穩發展、促進戶用光伏技術提升,建議通過設定合理規模和控制補貼強度,避免戶用光伏指標在較短時間、部分地區的集中使用。
制造端“逆勢”增長
雖然今年國內新增裝機規模降幅較大,但由于海外市場表現良好,2019年光伏制造端出現“逆勢增長”。王勃華表示,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使得海外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2019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約47GW。其中,越南新增裝機超4GW,呈爆發式增長;烏克蘭上半年新增裝機1.25GW,是去年該國全年新增裝機規模的90%。海外市場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我國光伏制造企業產品出口量的大幅增加!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1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3%,創歷史新高,前三季度的出口額就已超過2018年的全年出口總額,預計全年出口總額將超過200億美元,成為繼2011年、2012年后,第三個光伏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的年份。其中,1月~10月組件出口量達到58GW,同比增長超過75%。
“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市場正在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蓖醪A表示,今年1月~10月,出口市場前十位中,有亞洲國家3個,歐洲國家4個,拉美國家2個和大洋洲國家1個,組件出口額過億美元的地區已超過26個。他指出,當前新興市場不斷涌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成為熱門,南美、中東等地區的國家可能成為未來市場增量的主要來源。
2019年,伴隨著光伏制造端“逆勢增長”的,還有技術的持續創新突破。據王勃華介紹,今年以來,單晶PERC、多晶電池、TOPCon、IBC、異質結等不同電池技術路線轉換效率不斷打破紀錄。與此同時,在技術進步的大力推動下,全球范圍內光伏中標電價都在快速下降,光伏發電已成為部分國家最具競爭力的電力產品。
具體來看,在硅片端,新增產能主要以單晶硅片為主,且呈現出向大尺寸發展的趨勢;在電池片方面,P-PERC電池產業化轉換效率持續提升,普遍達到22.2%~22.4%,領先企業達到22.6%以上;在組件環節,產線智能化改造逐步加強,技術也愈發多樣化,雙面、半片、疊瓦、拼片、板式互聯、疊焊、透明背板等新興技術層出不窮,不斷推陳出新,成為當前行業發展的鮮明特點。
行業整合進入“快車道”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當前,多晶硅產業集中度正不斷提升。今年1月~10月,前10家萬噸級企業的多晶硅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7.2%。事實上,不只是多晶硅,我國整個光伏產業正在加速整合。在王勃華看來,產業集中度提升已成為趨勢,在硅片方面,下游對硅片品質的要求逐漸提高,電池片方面則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專業化企業。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在長期以民營資本為“主角”的光伏領域,各大國企也是“動作頻頻”,光伏行業的股權交易活躍程度已經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年份。在許多民營企業囿于資金壓力而亟待紓困的當下,國有資本正在加速入局,除了中廣核、國家電投、三峽資本控股等較早布局光伏的央企,華能集團、水發集團等諸多實力雄厚的國企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自去年“531”開始,光伏行業就拉開了“國家隊”入場的序幕……
對此,王勃華坦言,2019年下半年,國內生產企業保持一定程度的擴產,高效產品產能增加,預計頭部企業生產規模會越來越大,產業競爭程度將進一步提升,加之優質國企的強勢進入,部分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將逐步退出光伏市場。
此外,由于今年部分項目指標將可能轉至明年,2020年光伏政策也預計較早出臺!懊髂晡覈夥略鲅b機或將出現恢復式增長,明年裝機規模將達到約40GW。如果該預期實現,大規模擴產且競爭力較強的龍頭企業無疑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前景。”王勃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