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0-12-6 12:52:33 用手機瀏覽

  通過對垃圾焚燒發電在我國應用的研究,我們發現,垃圾焚燒發電較為適合我國現階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要求和形勢。政策稅收優惠、政策電價優惠和垃圾處理補償費,可以說是垃圾發電的三大經濟支柱,但目前這些經濟支柱,并沒有真正意義上達到三方平衡。發電產業鏈條上各方利益如何補償、社會成本如何分攤,目前尚缺乏明確界定。如此種種都需要我國加緊政策層面上的完善。

    但通過研究,有理由相信2008~2015年,我國將迎來垃圾焚燒發電黃金時期。

    城市生活垃圾發電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資源和能源危機的影響,發達國家對垃圾采取了“資源化”方針,垃圾處理不斷向“資源化”發展,垃圾發電站在發達國家迅猛發展。最先利用垃圾發電的是德國和美國。1965年,西德就已建有垃圾焚燒爐7臺,垃圾焚燒量每年達7.8105噸,垃圾發電受益人口為245萬;到1985年,垃圾焚燒爐已增至46臺,垃圾年焚燒量為8106噸,可向2120萬人供電,受益人口占總人口的34.3%。美國自80年代起投資70億美元,興建90座垃圾焚燒廠,年處理垃圾總能力達到3000萬噸,90年代將新建402座垃圾焚燒廠。

    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雖說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2002年以來,國家和有關部門陸續出臺和實施了市政公用事業的開放政策、特許經營政策、投資體制改革政策、鼓勵非公經濟政策等一系列相關的改革政策,加快了市政公用行業的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經濟的發展。作為最為傳統的市政公用事業,垃圾處理領域也改變了政府單一的投融資渠道,而走向了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多樣化的發展道路。自1988年我國第一座垃圾焚燒廠——深圳市市政環衛綜合處理廠建成投產后,“十五”期間,國家已經在上海、天津、杭州、哈爾濱等大城市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近三十座,而按照國家“十一五”規劃要求,擬建和在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還將有近60座。各省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步伐也在加快,僅在福建一省,將在未來3年中再建設20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焚燒發電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70%的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當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領域迎來了大規模投資建設的時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進入市場化的全面發展階段。良好的投資環境、穩定增長的潛在市場需求帶來了千載難逢的行業發展機遇,國內上市公司、外資、民營資本等多方投資主體積極活躍于這個產業。

    一、現狀點評:焚燒處理技術在我國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建設部最新統計資料介紹:截至2006年底,全國共建有生活垃圾處理廠(場)467座,處理能力8567萬噸;填埋場372座,處理能力7103萬噸,分別占80%和83%;焚燒廠69個,處理能力1138萬噸,分別占15%和13%;堆肥廠26個,處理能力326萬噸,分別占5%和4%;

    截至2006年底,焚燒處理量占全部垃圾處理總量的比例約為13%,與2005年相比,填埋下降2個百分點,堆肥下降1個百分點,而焚燒處理上升3個百分點;我國垃圾通過焚燒發電進行處理的比重已接近國際平均水平。

    另外,一批焚燒廠在半年內建成或即將建成投產:宜興垃圾焚燒項目、福州紅廟嶺垃圾發電廠、廈門市環衛綜合處理廠、天津青光垃圾焚燒發電廠、溫州蒼南垃圾發電廠、寧波鎮海垃圾焚燒發電廠、淄博垃圾焚燒發電廠、昆明西郊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成都市第一垃圾發電廠等項目。其中80%的焚燒廠是在近5年建設的,若干從事焚燒廠投資或供貨的龍頭企業已經開始形成,可見,垃圾焚燒發電在我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淺談工業節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工業節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垃圾焚燒市場升溫 未來十年或進入黃金期
垃圾焚燒BOT運營商業模式及市場發展分析
垃圾發電: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林伯強:垃圾發電產業兩大問題 亟待解決
合同能源管理呈爆發式增長 工業節能領域優勢明顯
“十二五”工業節能規劃將培育千家節能服務公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