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關部門獲悉,沈陽老虎沖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自并網發電以來,運行情況良好,年收益近千萬元。雖說是垃圾填埋場,但在老虎沖,垃圾并不是一埋了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的垃圾填埋采用了分層立體填埋工藝,垃圾運來后,先是用推土機推平,攤鋪厚度不大于500毫米,壓實后再進行攤鋪。填滿兩米高后用塑料膜覆蓋,并覆蓋50厘米厚的黃泥。
沈陽目前沒有實施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生活垃圾處理運行經費全部由市財政支付。目前沈陽垃圾處理運行經費為:填埋運行經費19元/噸,垃圾轉運費23元/噸。污水處理費27元/噸。而目前沈陽市日均產生活垃圾5100噸,以此計算,沈陽每天為處理生活垃圾就至少要支付35萬元。
一天35萬元,一年就將近1.3億元。為了開源節流,沈陽近年來積極開展垃圾資源化工程,而沼氣發電就是其中之一。沈陽市老虎沖垃圾填埋沼氣發電項目是東北首家利用垃圾填埋產生的沼氣發電的項目。而“沼氣”來得其實很容易。據介紹,被填埋后的生活垃圾會發生厭氧反應,并產生沼氣。如果不加以利用,大量釋放到空氣中,既浪費了能源,也會對周邊的空氣質量造成一定破壞。
“沼氣收集發電,是變廢為寶的環保產業!崩匣_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據了解,老虎沖沼氣發電項目一期裝機容量是2兆瓦,年發電1300萬千瓦時,目前已運行1兆瓦。按目前的裝機容量,年發電可達1000多萬千瓦時,能滿足2.5萬城市居民1年用電。”這位負責人表示,該項目二期工程將在兩年后建成,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2600多萬千瓦時,可供5萬城市居民1年用電。
老虎沖沼氣發電項目作為沈陽市第一個清潔能源項目,除了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外,還可以大大減少和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項目的環境、社會效益巨大。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老虎沖每年處理的沼氣總量,相當于4400公頃森林一年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總量。將垃圾化腐朽為電力,不但可以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杜絕燃爆事故,還可將污染物轉化為“綠色能源”。至于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據介紹,老虎沖沼氣發電項目目前每天能發電2.5萬千瓦,源源不斷地供給國家電網。專家告訴記者,按每度電0.6元計算,日收益就1.5萬元,如果再加上CDM收益,一天2萬多元不成問題。一年就是近千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