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前有節能減排目標的硬性約束,后有財政等獎勵措施的軟性激勵,但由于在運作上存在高風險,在管理上存在高難度,業內專家提醒,切勿因過于看好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形勢,而一哄而上成立節能服務公司。在做決策之前,企業宜冷靜思考自己是否已經具有了必備的條件。
一是,企業能否做到隨時跟蹤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所需政策的動向。比如:是否有專人對國家宏觀政策及產業政策進行實時的收集與分析,以保證經營決策與國家政策之間的高度一致性;是否有熟悉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申請補貼、獎勵規則和流程的專門負責人員。
二是,企業是否已做好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的能力建設。包括:擁有可靠的專家團隊或咨詢機構作為技術支撐;具備能夠精確進行能效診斷的能力;具備專業的技術評價團隊,能夠在良莠不齊的節能技術市場上優選項目所需的設備與技術。
三是,企業是否擁有專門適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財務計劃設計;是否擁有在缺乏優質抵押資產的條件下獲得低成本融資的可靠渠道。
四是,是否有專業機構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評價;企業的項目經理是否清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風險結構上與一般節能改造項目有何不同,應采取哪些風控措施;企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同中是否對項目8大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界定及附件說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