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記者: 有不少游客反映,他們在參觀上海世博會的時候看到了很多新科技的應用,在此,我想請您介紹一下,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示范應用在上海世博會的舉辦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謝謝。
張來武: 上海世博會跟科技部有不解之緣。在上海世博會的籌備過程中,萬鋼部長、科技部和上海政府密切溝通交流,形成了上海世博的低碳世博理念。但是,要支撐這個理念必須依靠科技。我不知道這位女士是否去過上海世博會,如果去過,你會感受到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便捷。目前投入了1147輛新能源汽車在世博園內外運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商業示范運營,效果很好。并且你到世博園還能看到太陽能、風能發電技術的應用,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并網發電系統,并且我們第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也在其中。正是由于有了這樣的技術支撐,上海世博會節能減排的效果非常明顯。
張來武: 上海世博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區,讓世博會的夜景特別美麗。上海世博會的會場場館都體現了綠色和低碳的理念。我們在上海世博會中還實現了雨水與污水最大的循環利用,雨水的收集率達到100%。如果有機會我們共游世博會的話,我可以為你做向導,你將會發現綠色、環保、節能比比皆是。
美聯社記者: 您剛才提到,中國在推動綠色科技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是世界領先的,不久在天津將舉辦一個氣候變化的談判,中國政府也明確指出,希望發達國家可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更多的技術,中方到底希望從哪些國家,在哪些領域得到這些技術的轉移呢?或者說,技術的轉移應該來自哪些國家和哪些領域呢?中國希望建立起怎樣的機制,可以確保有系統的技術轉移?
張來武: 我首先想和這位女士交流一下,我剛剛只是說,在新能源汽車上我們國家由于做得早,現在已有一定的水準。但是,總的來說,在綠色科技方面我們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因此,我們特別希望為了人類文明的共同需要,為了人類共同面對工業化帶來的挑戰,在綠色科技上打破國際壁壘,進行充分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我們希望我們以國際最通行、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和框架與美國等國家進行這方面的合作,引進美國和發達國家這方面的技術。同時,我們也愿意把我們任何先進的技術,同樣以國際規則的方式傳播和交流到世界任何國家和任何地區。我們共同來建設人類這個美好的家園,來迎接工業化帶來的全球性問題的挑戰。我也希望美聯社這樣的機構能夠充分宣傳人類這個共同需求的理念。謝謝!
北京電視臺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想請問您如何看待一些地方對鋼鐵等產業采取限電、限產的方式來突擊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這種行為,我們如何建立用科技促進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第二,不知道科技部有沒有一些相關的科研投入來解決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充電設施不完備的問題?謝謝。
張來武: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由我的同事回答你,她比我更熟悉。對于鋼鐵行業的節能減排問題,首先我非常理解有關主管部門特別重視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對世界上的承諾,這是講誠信,這件事情我們是認真的,所以不惜讓企業停產,不惜有經濟損失。雖然科技部并不主管這件事情,但是,我們確實應該認真研究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支撐像鋼鐵領域節能減排這樣的重大題目。剛才我在一開始的說明中已經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一些工作,比如已經在很多鋼鐵企業應用可循環的鋼鐵流程工藝技術,這就是非常有突破性的成果。包括轉爐功能的優化組合、潔凈鋼生產平臺等等,這些東西都在一些有實力的鋼廠里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實際應用。因此,剛才你說的停產絕對不是在這幾個應用了新的科技和工藝的鋼鐵工廠。無論你是什么行業,要想真正面對國際競爭,面對未來的國際、國內市場的需求,一定要重視企業的科技創新,一定要重視科技的應用。我們將會跟有關部門綜合治理節能減排,發揮科技支撐的作用。第二個問題請劉敏女士來回答。
劉敏: 電動汽車是我們十年磨一劍的重大成果之一。剛才張部長提到,十年來圍繞著電動汽車的總投入,中央財政投入是20億以上,先后安排了500多項科研課題,也組織了國內上百家大型企業,還有相關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大家集成力量,聯合攻關。經過這十年的努力,按照“三縱三橫”的總體布局,現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系統的研發平臺。同時,也已經建成了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研發系統,初步形成了像現在小批量規模生產整車的能力和規模化的商業示范運營。
劉敏: 張部長也提到,在世博園區我們有1100多輛電動車在園區內和周邊進行商業化的示范運行,在國際上來講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為了更好地推動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從2009年開始,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四部門共同啟動了“十城千輛”電動汽車的科技示范工程。這個工程在推動過程中得到了各個部門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一個是汽車的示范運營,還有一個是電站,F在充電站我們建了98座,充電樁有325個,包括大型的公交車放電站有2座。這些都是在各個部門、地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在前期研究的過程中非常關注標準和專利的問題,這十年我們圍繞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方面總共已經制定了42項標準,申請的發明專利有1600多項?傮w的工作進展非常順利。謝謝!
張來武: 劉敏司長說了,我們制定了這么多的標準,在新能源汽車中誰制定標準誰就具有競爭力,因此我建議你以后就買新能源汽車。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