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以煤為主格局決定能源轉型立足點和首要任務
來源:中國科學報 時間:2019/12/9 20:14:37 用手機瀏覽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以顯著減少煤炭的消費量,是中國碳減排最現實可行的途徑。

能源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我國能源面臨嚴峻挑戰。一是清潔性挑戰,道路依然漫長。以化石能源為主的消費,由于利用方式的落后而產生的大氣污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雖然我國在一些城市開展的大氣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但空氣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二是低碳性挑戰,壓力仍然巨大。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碳排放量也最多。2018年,一次能源結構中85.7%是化石能源,由煤、石油和天然氣組成。盡管經過多年努力,2018年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比例下降到59%,但仍是主體能源。因此,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利用必定是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低碳利用最現實的途徑。

三是安全性挑戰,形勢依然嚴峻。2000年以來,我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2018年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8%,天然氣依存度達到43.2%。地緣政治和能源供應格局的變化,將可能給我國油氣能源供應帶來長期的壓力。

四是高效性的挑戰,差距依然明顯。盡管我國的能源強度已經呈顯著下降趨勢,但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2018年我國GDP占世界總量的16.1%,能源消費總量占世界總量的22.6%,是發達國家兩倍左右,這表明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高效性的挑戰一方面表現為可再生能源消納已成中國能源轉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棄水、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僅2017年我國因棄水、棄風、棄光而損失的電量達到1007億千瓦時,超過三峽電站一年的發電量。另一方面表現為新能源技術達到產業規模尚需時日。一般認為,新能源要在消費結構里占比超1%,所需的開發周期大概在25年左右。

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應對挑戰,我國能源革命勢在必行。2013年5月,中國工程院組織30多位院士、500多位專家圍繞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開展戰略研究,至今已完成三期研究。一期研究包括能源革命的方向、能源革命的舉措和能源革命的階段。

研究認為,能源革命劃分為三個階段:2020年前為能源結構優化期,主要是推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煤炭利用的集中度和清潔度,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實現能源消費清潔低碳發展,到2020年煤炭、油氣、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為6:2.5:1.5,能源消費總量約50億噸標準煤;2020~2030年為能源領域變革期,主要是清潔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戰略,從而實現能源消費結構顯著變化,到2030年煤炭、油氣、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為5:3:2,能源消費總量在60億噸標準煤以內;2030~2050年為能源革命定型期,形成新型能源體系,到2050年煤炭、油氣、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為4:3∶3,能源消費總量約57億噸標準煤。

第二期研究我們側重農村的能源革命和西部能源大通道的實施;谖覈岢龅膮^域發展戰略,我們認為,能源革命應該與發展特點不同的區域經濟和社會有機融合。這就要求能源革命主動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態文明的保護。為此,我們的研究角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三期研究圍繞能源革命如何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展開。

我們進行能源革命的目標是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現這一目標應采取如下舉措:一是優先節能提效;二是要統籌優化電力的源網荷儲用;三是要嚴格控制煤和油的用量,實現清潔轉型;四是要突破瓶頸,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占比;五是進行能源技術的創新與革命,用技術革命來引領整個能源革命的實踐;六是能源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抓住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機遇。

能源轉型結構優化

根據預測,“十四五”期間,世界和中國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在80%左右,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在55%左右。這些年來,大家都在提能源轉型,結合我國的國情與能情,國家早已明確要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歐佩克(OPEC)和BP公司給出的化石能源比例預測,2040年化石能源在能源需求中的占比是73%~78%,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是22%~26%,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仍占據主導地位。

最近幾年,我國正在壓縮煤炭比例,然而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注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還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

如何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轉型呢?我認為應聚焦到整個能源產業鏈的結構優化上,可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一次優化,到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用能終端電氣化率的消費優化,再到建立泛在能源互聯網的綜合優化。

在日前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根據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科學規劃煤炭開發布局,加快輸煤輸電大通道建設,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采和煤電清潔高效發展,有效開發利用煤層氣。

現如今,我們的首要任務和立足點依然是實現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要防范不切實際的能源轉型對于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構成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戰略中心主任高虎:關于我國
如何甩掉可再生能源“背過的鍋”
新一輪能源轉型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當我們談論能源轉型時應該談論什么?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