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雖然在全國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的范例,但目前仍然稱不上廣為人知,對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低碳生活方式也僅僅為少數人所采用。
“低碳生活”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上成為委員所關注的熱門話題。3位委員在駐地接受記者采訪,提議倡導低碳生活。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山東省委副主委孫繼業表示要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皯獙夂蜃兓枰D變傳統生產方式和消費觀念,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任何節能的行為都是對低碳經濟的貢獻。每節約一度電,就能減少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每節約一升汽油,就能少排放2.3千克二氧化碳。夏季空調調高一度,就可節省10/%的能耗;用節能燈替換白熾燈,產生的溫室氣體將減少4倍。低碳并不遙遠,它就在人們的生活、生產和消費中。地球在‘發燒’,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倡議開展低碳生活,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升油、一張紙開始,全民行動,人人出力,為拯救我們共同的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具體到每個公民,低碳生活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低碳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把節能減排的文章編入幼兒園、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使孩子們從小就能接受良好的低碳環保教育并形成良好的形為規范及是非標準。通過他們影響各自的家庭乃至社會!比珖䥇f委員、民建中央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張皎的提議頗具新意。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四川省副主委李鈾則著重談了兩點建議。
“首先政府應該在城鄉建設、交通、建筑、消費、公民行為規范等社會管理領域中,按照低碳生活的理念和要求創新、完善管理措施,營造促進低碳生活的制度體系。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方米居住面積,開1.6升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要高達2611噸。自駕車消耗100公升汽油,就得多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通過稅收等手段抑制消費主體的高碳交通方式,對電動汽車、自行車等低碳交通方式給予補貼;制定推行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企業、低碳校園、低碳家庭的標準和管理制度,通過相應的表彰、獎勵、處罰措施,對公民的生活行為進行引導!
“其次,在消費領域推行‘碳標簽’制度,建立一個統一的碳計算標準和標簽格式,制定相應的激勵性政策(在一定時期后可以轉為強制性政策),鼓勵企業在產品的包裝上標識‘碳標簽’,表明商品生產、經銷和用后處理過程中造成的碳排放情況,培養消費者的低碳責任意識和消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