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鄭聲安: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我國能源電力消費增量主體
來源: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時間:2019/11/30 22:03:09 用手機瀏覽

11月26日,“第五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在京召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指出,“十三五”前三年,可再生能源增量在全國能源、電力消費增量中分別占40%、38%,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中尚處于增量補充階段,未來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我國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主體,并為后期逐步實現增量全替代、存量替代做好過渡。


\

鄭聲安表示,當前,我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但煤炭消費占比正在逐年下降,從2011年接近70%,下降到2018年約60%,與此同時,天然氣核電、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則逐步提升,從2011年的不到15%,增長至2018年接近25%。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64億千瓦,同比增長8.2%;其中,水電裝機3.55億千瓦(抽水蓄能2999萬千瓦)、風電裝機1.9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90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2116萬千瓦,利用規模均居全球首位。鄭聲安指出,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裝備水平快速提升,開發利用成本持續下降,政策支持體系日益完善。


其中,風電和光伏成本降低尤為明顯。據鄭聲安介紹,2018年陸上風電項目平均造價水平較2017年進一步降低,平均造價約7100元/千瓦,部分地區已低于6000元/千瓦;光伏發電產能持續擴大,規模化發展帶動成本下降,平均造價約5100元/千瓦,同比下降15%,部分電站已低于4500元/千瓦。他進一步指出,過去十年間,風電、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分別下降了69%和88%,2018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平準化度電成本已顯著低于氣電、核電和煤電。


不過,鄭聲安還表示,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多規合一的協同體系有待建立。他進一步解釋道,當前,國土空間、生態紅線、征地移民、環境保護、林業草原、海洋海事等政策要求日益嚴格,需要在嚴守生態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加強多規合一及行業管理銜接。此外,可再生能源補貼壓力持續增加、提高可再生能源經濟競爭力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新能源發電自身不穩定特性帶來的挑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仍面臨挑戰、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水平明顯滯后,也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進一步發展面臨的瓶頸。


“堅持優先發展,推動可再生能源從增量補充邁向存量替代,”鄭聲安指出,按照減排承諾目標,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將分別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和20%。他進一步表示,從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轉變,將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總體思路,同時,要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協調,從補貼推動逐步轉向動力內生,全面提升系統靈活性和適應性,推動多能互補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長效機制研究。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持續加速,鄭聲安預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9%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將達到32%左右。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50%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將達到7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區塊鏈技術對能源行業意味著什么?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